[发明专利]锁相环路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9104.3 | 申请日: | 2009-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4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高宏鑫;徐哲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L7/085 | 分类号: | H03L7/085;H03L7/08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葛 强;张一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锁相环路(a phase-locked loop,PLL),特别是有关于具有包含至少一个输入/输出装置(input/output device,I/O device)的电荷泵(chargepump)的锁相环路。
背景技术
图1是现有锁相环路100的简要示意图。锁相环路100包含相位检测器(phasedetector,PD)110、电荷泵120、低通滤波器(low-pass filter,LPF)130、以及压控振荡器(voltage-controlled oscillator,VCO)140,其中锁相环路100中的所有晶体管(transistor)由相同的电源电压VDD供电。
在锁相环路100中,相位检测器110比较参考输入信号Vref与输出信号Vout之间的相位差,以产生检测信号VPD,并且电荷泵120接收检测信号VPD并产生控制信号Vc。然后,低通滤波器130滤波控制信号Vc,以产生滤波后控制信号Vc’,并且压控振荡器140依据滤波后控制信号Vc’产生输出信号Vout。由于锁相环路100中所有的晶体管由相同的电源电压VDD供电,控制信号Vc的可用范围(通常与检测信号VPD成比例)是受到电源电压VDD的限制。
为了提供具有所需频率的输出信号Vout,压控振荡器140的增益KVCO必须增加,并且增加的增益KVCO将导致锁相环路100的抖动(jitter)升高。图2是输出信号Vout的所需频率与滤波后控制信号Vc’之间关系的简要示意图。在图2中,线202与线204代表分别对应高增益KVCO与低增益KVCO的输出信号Vout的所需频率与滤波后控制信号Vc’之间的关系。因此,压控振荡器140的增益KVCO随着控制信号Vc’的可用电压范围的上升而下降,从而可使锁相环路100的抖动下降并且可使输出信号Vout保持相同的所需频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锁相环路,上述锁相环路包含能够提供其输出较广可用电压范围的电荷泵,以解决上述问题。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其提供一种锁相环路,包含:相位检测器,由第一电源电压供电,用以比较参考输入信号与基于输出信号的反馈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以产生至少一个检测信号;电荷泵,由第二电源电压供电,用以依据检测信号产生控制信号,其中第一电源电压与第二电源电压不同;以及可控振荡器,用以依据控制信号产生输出信号,其中输出信号的频率是由控制信号调整。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其提供一种锁相环路,包含;相位检测器,用以比较参考输入信号与基于输出信号的反馈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以产生至少一个检测信号;电荷泵,用以依据检测信号产生控制信号;以及可控振荡器,用以依据控制信号产生输出信号,其中输出信号的频率是由控制信号调整;其中电荷泵包含至少一个输入/输出装置,并且相位检测器内每一晶体管是核心部件。
本发明提供的锁相环路能够降低可控振荡器的增益,从而使得锁相环路的抖动减轻。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锁相环路的简要示意图。
图2是输出信号的所需频率与滤波后控制信号之间关系的简要示意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锁相环路的简要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电荷泵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简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项中所提及的「包括」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括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装置耦接于第二装置,则代表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气连接于第二装置,或透过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气连接至第二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91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