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输入多输出传输方法、基站设备和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19432.3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4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黄磊;刘仁茂;张应余;丁铭;陈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B7/04 | 分类号: | H04B7/04;H04B7/06;H04B7/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波波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 输出 传输 方法 基站设备 通信 系统 | ||
1.一种采用基于用户的参考信令(URS)针对多个用户进行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的方法,包括:
根据来自用户设备反馈的信息对所述多个用户设备进行配组;
决定各个用户设备同时传输数据的层数以及各层所对应的、多个URS被复用的URS映射模式;
通过信令告知用户设备其所使用的URS映射模式和其接收数据的层数;
对URS和用户数据进行预编码;以及
将预编码后的URS和用户数据传输给用户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URS和用户数据进行预编码的步骤包括:
采用用户设备各层数据使用的预编码对相应数据层的参考信令进行预处理;
将预处理后的参考信令映射到为相应数据层所选的URS映射模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单元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户设备根据接收到的URS进行信道估计,并利用信道估计的结果对接收的用户数据进行数据解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不同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来区分用户设备接收数据的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采用频分复用方式实现多个URS复用,以及指示URS映射模式的字段包含:第一部分,指示URS复用层数;和第二部分,指示各层采用URS映射模式的索引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采用频分复用方式实现多个URS复用,以及随着URS复用个数的增加而减少各个URS所占时频资源的密度,以保证URS的信令开销在指定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采用频分复用方式实现多个URS复用,以及指示URS映射模式的字段指示各层采用URS映射模式的索引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采用码分复用方式实现多个URS复用,以及指示URS映射模式的字段包括:第一部分,指示时频资源映射模式及其使用的正交码组;和第二部分,指示各层采用的正交码的索引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复用的URS个数增加时,通过增加使用的时频资源单元来保证多个URS码分复用的性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采用码分复用方式实现多个URS复用,以及指示URS映射模式的字段指示各层采用正交码的索引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采用频分复用加码分复用方式实现多个URS复用,以及指示URS映射模式的字段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组指示比特,如果复用方式为频分复用,则该组指示比特指示URS复用层数,如果复用方式为频分复用加码分复用,则该组指示比特指示时频资源映射模式及其使用的正交码组,具体URS复用方式为频分复用还是频分复用加码分复用可以通过该组指示比特隐式的表示;第二部分为组内索引指示比特,如果为频分复用,则指示各层采用URS映射模式的索引号,如果为频分复用加码分复用,则该指示比特各层URS所采用的正交码的索引号。
12.一种基站设备,包括:
配组单元,根据来自用户设备反馈的信息对所述多个用户设备进行配组;
调度单元,决定各个用户设备同时传输数据的层数以及各层所对应的、多个URS被复用的URS映射模式;
预编码单元,对URS和用户数据进行预编码;以及
收发单元,通过信令告知用户设备其所使用的URS映射模式和其接收数据的层数,并将预编码后的URS和用户数据传输给用户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预编码单元采用用户设备各层数据使用的预编码对相应数据层的参考信令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参考信令映射到为相应数据层所选的URS映射模式所对应的时频资源单元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通过不同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来区分用户设备接收数据的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采用频分复用方式实现多个URS复用,以及指示URS映射模式的字段包含:第一部分,指示URS复用层数;和第二部分,指示各层采用URS映射模式的索引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94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