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氧化电位水集中供应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9759.0 | 申请日: | 200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6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敦杰 |
主分类号: | G05D9/12 | 分类号: | G05D9/12;C02F9/06;C02F1/46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氧化 电位 集中 供应 系统 智能化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氧化电位水集中供应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方法,属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氧化电位水因具有独特高效的杀菌能力,无刺激异味,对人体器官、皮肤组织、粘膜等无刺激性,无毒副作用,排放后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等特点,使其在医疗、农业、畜牧业、食品加工及餐饮、公共交通得到迅速的推广应用。
氧化电位水主要靠氧化电位水生成器的设备来制取,氧化电位水生成器的产水量高低主要取决于核心部件——电解槽的性能,由于受成本的限制,目前国内外电解槽的能力一般维持在1~4L/min的氧化电位水产水量水平,而一般水龙头的出水量要求至少3L/min。因此,一台氧化电位水生成器至多只能满足单一用水点的实时使用需求。
为满足相关行业广泛的氧化电位水应用需求,人们普遍采用设置储液箱(罐)的方式,让氧化电位水生成器设备不间断运行,把产生的氧化电位水储存到储液箱(罐)内保存,布设从储液箱(罐)到各个用水终端的专用管路,当用水终端需要用水时直接从出水龙头放出。这样虽然可以解决一定区域内多用水点同时使用氧化电位水的问题,但当用水点较多,瞬时用水量较大时,仍然可能出现氧化电位水供应不上的问题。为此,人们采用多台氧化电位水生成器设备同时并联工作、加大储液箱(罐)的容积等办法。这些办法能够一定程度解决氧化电位水供应不上的问题,但却会出现潜在的不良影响:
因为氧化电位水的消毒杀菌效果与其理化指标(ORP、pH值和有效氯)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而在储存过程中若与光线、空气及有机物的接触会逐渐还原成普通水从而丧失消毒杀菌效果。实验证明:在密闭环境条件下若氧化电位水的储存时间过长,其理化指标也会下降,消毒杀菌效果也会随着减低。
当储液箱(罐)的容积较大时,若用水量出现波动时,有可能会造成氧化电位水在储液箱(罐)内停留的时间过长,从而导致氧化电位水理化指标的降低而影响消毒杀菌效果。因此,既要满足应用点的及时使用,又要保证制取的氧化电位水在储液箱(罐)内的停留时间尽量短以保证其优良的消毒杀菌效果,一直是氧化电位水行业探索的课题。
同时,这种采用多台氧化电位水生成器设备同时并联工作的氧化电位水集中供应系统规模较大,一般设立一独立的设备间。因而设备的操作维护和监控管理是整个系统管理的重要一环。如果能实现无人值守和远程监控,无疑能够降低值班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用户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而设计提供了一种用于氧化电位水集中供应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方法,其目的是针对在医疗、农业、食品、交通及公共卫生等领域因需要大量使用氧化电位水进行清洗消毒,采用多台氧化电位水生成器设备并联而组成的系统,通过设立一个中央控制器,用智能化的控制方法来对整个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和优化调度,既能满足应用点的及时使用,又可以让新制取的氧化电位水在储液箱内的停留时间尽量短,从而维持氧化电位水优良的消毒杀菌效果。
同时,通过在系统设备和用户相关的设备管理机构之间敷设通讯电缆,用电缆将设备管理机构的电脑与设备间的中央控制器相连接,就可以实现在远程的设备管理机构的电脑上实时监视和控制系统设备的运行,并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出水理化指标、历史数据、报警状态等的长期保存和查询,以方便对氧化电位水系统的监控管理。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该种用于氧化电位水集中供应系统包括软水器、数台并联的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储液箱、输送泵,其特征在于:设置一台中央控制器对数台并联的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实施单独控制,在储液箱中安装液位传感器并通过采集数据电缆连接中央控制器,由中央控制器实施控制的方法的步骤是:
1)、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ΔT,中央控制器根据液位传感器的信号计算出储液箱内的溶液体积V,同时计算出ΔT时间内储液箱内溶液体积的变化量ΔV1和储液箱内溶液体积的变化率ΔV,
ΔV=ΔV1/Δ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敦杰,未经张敦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97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力矩加载试验机及其控制系统
- 下一篇: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