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修理中导管原位高频感应钎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22118.0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8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强;郭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二0工厂 |
主分类号: | B23K1/002 | 分类号: | B23K1/002;B64D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41007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修理 导管 原位 高频 感应 钎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修理中导管原位高频感应钎焊方法,通过与各种规格导管相配合的专用加热保护罩,将钎焊高温限制在接头区域内,在保护罩外缠绕柔性感应圈并用专用夹具将其固定,柔性感应圈与高频电缆相连接,高频功率远距离传输,并采用红外测温光电技术控制钎焊温度,邻近的设备不会受到钎焊的高温影响,实现在狭小空间且焊接参数闭环控制的高质量钎焊连接。解决了飞机不可拆卸或拆卸难度较大导管损伤后的修理,减少因拆卸导管而造成的飞机修理工作量及费用,该项技术适用于军、民机各种导管的制造与修理,军用飞机的战伤抢修,而且对该技术进一步开发与应用,在其它领域也具有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金属焊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飞机上不可拆卸导管原位高频感应钎焊修理技术。
背景技术
在航空飞机修理领域中,飞机制造及修理维护时需要对机上各种导管进行修理,这些导管用于飞机操纵的传递,为飞机提供燃油、润滑、姿态动作等动力的管路,就如同人体的血管一样,当这些导管损坏或出现故障时,将直接导致飞机不能正常飞行,影响飞行安全,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通常,飞机导管损坏,采用拆下更新的方法进行恢复导管功能修理,由于拆卸导管会造成增加飞机大量修理工作量,导致修理周期延长和修理费用增加,因部分重要导管无法拆卸甚至造成飞机报废。苏-27、苏-30飞机大量导管修理时,面临无法拆卸下来进行更新,因此,开展机上原位修理技术研究,恢复导管性能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飞机导管原位高频感应钎焊修理方法,以达到解决离位更新飞机导管产生的各种问题和不足,以及对机体上不可拆卸导管的修理。
由于飞机在维修时导管所在位置狭窄,周围环境复杂,不允许采用可能造成附近环境温度升高的钎焊工艺(如火焰钎焊等),本发明采用工艺可达性好,对周围环境无不利影响的安装式高频感应钎焊工艺,可实现飞机维修过程中对机上不可拆卸导管修复。
一种飞机修理中导管原位高频感应钎焊方法,根据被钎焊导管选配直通导管接头,选定钎焊导管的工艺条件,根据不锈钢、钛合金导管选定钎焊条件。
选定钎焊条件,加热焊料4、保护罩5、夹具6,绕柔性感应线圈7、光纤温度测量光学传感器8,加热保护罩5采用两半对开水冷保护罩,保护罩外缠绕柔性感应线圈7,光纤温度测量光学传感器8的红外测温头垂直插接到加热保护罩上。
钎焊导管的工艺,包括焊接区域导管校圆、清出导管内残留油液、清出焊接区氧化膜、电刷镀镀镍、装配直通导管接头、钎焊、检验工艺步骤:
焊接区域导管1校圆、清出焊接区氧化膜、电刷镀镀镍方法为:距待焊接不锈钢导管端头不小于25mm的区域用机上导管校形工具进行校圆,采用粒度为120~160砂纸打磨去除导管内表面氧化膜,导管外表面校圆区段内进行电刷镀镀镍,镍层厚度为(6~9)μm;
钛合金导管端头钎焊前需用符合600号砂纸沿轴向进行打磨,打磨长度至少包括导管外表面距端头50mm的区域,并用蘸有汽油的棉布擦净除油,随后用蘸有无水乙醇的棉布擦净除水。
装配直通导管接头分为A型接头2和B型接头3,接头的直径比被焊接导管直径大(0.05-0.1)mm,A型接头用于焊接小于Ф10mm导管;B型接头用于焊接大于Ф12mm导管。
检验:导管钎焊接头100%进行目视检查和X射线探伤,并按相关要求进行密封性试验和强度试验,带有超标缺陷的钎焊接头应用一次重复加热方法进行修复或用切割方法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二0工厂,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二0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21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