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网环境应力筛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23253.7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3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郑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24 | 代理人: | 岳洁菱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环境 应力 筛选 方法 | ||
1.一种电缆网环境应力筛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 确定应力类型
激发电缆网故障模式主要有六种敏感应力,分别为:随机振动、温度循环、温度冲击、低气压、高温和湿热;确定激发电缆网故障模式的敏感应力主要有温度循环和随机振动,对于连接器固定后气体泄露量有要求的电缆网需要进行气密试验;温度循环时将电缆网放置在试验箱内进行试验,测试电缆网的绝缘电阻;进行随机振动时将电缆网固定在振动台上,在施加的随机振动的激励下,监测电缆网是否出现瞬通瞬断故障;进行气密试验时,将有气密要求的电缆网的一端固定在夹具上,另一端输入气体后密封好,保持10~60分钟,查看气体的泄露量;
第二步 确定应力的参数大小
温度循环的参数为高、低温温度设定值,高、低温阶段保持时间,温度变化速率,循环次数;通过寻找工作极限试验,在电缆网的不同位置分别粘贴传感器,来测量电缆网的温度稳定时间;寻找工作极限试验从电缆网的额定工作温度开始,按GJB150总则的要求,试验样品附近测量系统的温度在试验温度的±2℃以内后测量电缆网的绝缘电阻;再继续升温或降温,当测量的电缆网的绝缘电阻值不符合要求时,再恢复到前一个温度段,直到测试电缆网绝缘电阻值符合要求,则以前一个温度作为电缆网的工作极限温度;由此试验得到了电缆网的工作极限温度,取极限温度的70%作为温度循环高、低温温度的设定值;由此试验测量到的最长的温度稳定时间作为电缆网的温度稳定时间,再加上保持该环境温度测试绝缘电阻值所需的时间作为高、低温阶段保持时间;分别以5℃/min、10℃/min和15℃/min的速率进行温度循环试验,以此确定温度循环次数;
随机振动应力的大小包括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振动谱形,二是振动量级;确定振动谱形,在电缆网上施加一个正弦信号,通过粘贴的测量传感器查看电缆网在振动过程中的响应曲线,得到一阶共振频率点,在谐振点根据传感器的数据反应,量级放大了2~5倍,优势频率段的频率范围应尽量避开谐振的频率点;确定随机振动量级,通过振动步进试验确定电缆网的振动工作极限;电缆网的振动步进应力从筛选工作量级6g开始,功率谱密度为0.04g2/Hz,以1g~2g为一步逐步升高,过程中始终以继电器触点抖动故障检测仪监测是否出现瞬通或瞬断现象;稳定3~5分钟后若未出现瞬通或瞬断现象则继续加大量级;出现瞬通或瞬断现象时,将振动量级恢复至前一步进量级,直到在前一步进量级测试结果符合要求,则以前一步进量级作为电缆网的振动极限;选择振动极限量级的50%作为电缆网环境应力筛选振动的量级;
气密试验的参数为气压值、保持时间和泄露量要求;气压值应大于电缆网所处位置的气压值,保持时间为10~60分钟,泄露后腔体内的气压值不小于电缆网所处位置的气压值即可;
第三步 验证参数合理性并总结筛选方法
根据GJB/Z 34-1993电子产品定量环境应力筛选指南中对定量应力筛选的相关描述及计算方法,代入试验参数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温度循环的筛选度计算公式为:
SS=1-exp{-0.0017(R+0.6)0.6[ln(e+v)]3N}
随机振动的筛选度计算公式为:
SS=1-exp[-0.0046(Grms)1.71t]
至此,完成电缆网环境应力筛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未经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325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压器轴承和密封环瞬态温度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顺序增压试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