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转印带旋转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26065.X | 申请日: | 200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3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弘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15/16 | 分类号: | G03G15/16;G03G15/00;G03G1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 刚;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 形成 装置 以及 转印带 旋转 方法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发明基于并要求2008年3月10日提出的在先美国专利申请第61/035213号优先权的权益,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使转印带寿命提高了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转印带旋转方法。
背景技术
复印机或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将色调剂等显影剂从感光鼓转印到转印带上,然后从转印带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并进行加热及加压,从而进行印字。转印带架设在转印带内侧的多个辊上。
在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有时会由于显影剂粘着在架设有转印带的辊上,辊的外径发生变化。尤其是,显影剂粘着在与转印显影剂的二次转印辊对置的二次转印辊对置从动辊上的情况也很多。
图4为示出现有的二次转印辊对置从动辊630的图。如图4所示,在二次转印辊对置从动辊630上架设有转印带230。转印带230在内侧的两端具有限制转印带230的位置的限制凸纹230A。
现有的从动辊是由铝、不锈钢和易切削加工钢等金属或者EPDM(乙烯·丙烯橡胶)、聚氨酯等具有弹性力的树脂形成的。因此,显影剂容易粘着。尤其是,一旦显影剂粘着到端部P1,则二次转印辊对置从动辊630的外径变大,或者带传送性能发生偏差,所以转印带230发生向箭头X方向的偏移。因此,向限制凸纹230A的外围P2施加力,出现转印带230发生龟裂这样的问题。
关于这一点,例如在特开2008-203729号公报中披露了这样的技术:即、为了不使转印带发生温度倾斜,设置加热器,并对转印带进行加温。
然而,在二次转印辊对置从动辊630的外径变大,或者带传送性能发生偏差的情况下,即使加温,依然会在转印带上产生偏移,不能解决产生龟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显影剂向从动辊的粘着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转印带旋转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在图像承载体上形成显影剂图像;转印带,传送上述显影剂图像;转印部,将通过上述转印带传送的上述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至少一个从动辊,设置在上述转印带的内侧,表面被起模性材料覆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例图;
图2为本实施方式的二次转印辊对置从动辊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施方式的二次转印辊对置从动辊与现有的二次转印辊对置从动辊的转印带的寿命比较图;以及
图4为示出现有的从动辊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述全部说明中,所给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应该被当作举例,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记录介质传送方法的一实施方式。
(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
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例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在装置主体601的上部具有例如由玻璃板等透明材料构成的放置原稿用原稿台602。并且,图像形成装置在装置主体601上具有自如地开关的罩603,用于覆盖上述原稿台602。
图像形成装置在装置主体601内部的原稿台602的下面侧具有扫描单元(未图示),用于光学读取放置在原稿台602上的原稿的图像。例如该扫描单元包括托架604、对反射到原稿上的曝光灯605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镜606、607、608、对上述被反射的光进行变倍(可变放大率)的变倍用透镜组件609以及CCD(Charge 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器件)610。托架604包括向原稿台602照射光的曝光灯605。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托架604,托架604可沿原稿台602的下面进行往返移动。
托架604在曝光灯605点亮的同时进行往返移动,从而对放置在原稿台602上的原稿曝光。由该曝光产生的放在原稿台602上的原稿的反射光像经由反射镜606、607、608和变倍用透镜组件609,入射到CCD 610。CCD 610输出与接收的原稿的反射光像对应的图像数据。
图像形成装置在装置主体601内部的扫描单元的下面具有图像形成部220。图像形成部220例如包括打印引擎(未图示)和处理单元(未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未经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60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