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装于管柱的膝部气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26400.6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1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深渡濑修;真田晃圭;足立裕一;尾藤和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231 | 分类号: | B60R21/231;B60R21/20;B60R21/2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宋丹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 管柱 膝部 气囊 装置 | ||
1.一种安装于管柱的膝部气囊装置,包括:
膝部气囊,用于保护乘员的膝部,通过折叠将所述膝部气囊设置于遮盖转向管柱的管柱罩内,并通过供以气体使所述膝部气囊在仪表板与所述乘员的膝部之间展开;
上侧系带,设置于所述膝部气囊内,以及,当所述膝部气囊展开时,所述上侧系带将所述膝部气囊中车辆上下方向上部的车辆前后方向厚度限制为预定厚度;
下侧系带,设置于所述膝部气囊内,以及,当所述膝部气囊展开时,所述下侧系带将所述膝部气囊中车辆上下方向下部的车辆前后方向厚度限制为小于所述上部的厚度;以及
供气装置,具有朝向所述膝部气囊的供气口,
其中,这样设置所述供气口,使所述供气口于所述管柱罩内,相对于所述仪表板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以及,所述供气口布置于所述膝部气囊内位于所述上侧系带与所述下侧系带之间的中央膨胀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于管柱的膝部气囊装置,其中所述供气装置设置为,使所述供气口在所述中央膨胀室内布置成,在所述膝部气囊的展开状态下,与所述下侧系带相比,所述供气口更靠近于所述上侧系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于管柱的膝部气囊装置,其中在下述状态下将所述膝部气囊容纳于气囊壳体内:上膨胀部为朝向所述上侧系带的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展开,在所述车辆上下方向,将所述上膨胀部的至少一部分向下进行仙人掌式折叠;在左右方向,相对于所述供气装置的供气口,将左右两侧部向内卷拢折叠,以使其不与供气装置相交叠;以及,下膨胀部为朝向所述下侧系带的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展开,在所述车辆上下方向,将包括所述下膨胀部的部分向上卷拢折叠。
4.一种安装于管柱的膝部气囊装置,包括:
膝部气囊,用于保护乘员的膝部,所述膝部气囊设置成折叠于遮盖转向管柱的管柱罩内,并通过供以气体使所述膝部气囊在仪表板与所述乘员的膝部之间展开;
上侧系带,设置于所述膝部气囊内,以及,当所述膝部气囊展开时,所述上侧系带将所述膝部气囊中车辆上下方向上部的车辆前后方向厚度限制为预定厚度;
下侧系带,设置于所述膝部气囊内,以及,当所述膝部气囊展开时,所述下侧系带将所述膝部气囊中车辆上下方向下部的车辆前后方向厚度限制为小于所述上部的厚度;以及
供气装置,具有朝向所述膝部气囊的供气口,
其中,这样设置所述供气口,使得与所述下侧系带相比,所述供气口更靠近于所述上侧系带,所述供气口布置在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膝部气囊内的中央膨胀室内,所述中央膨胀室位于所述上侧系带与所述下侧系带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于管柱的膝部气囊装置,其中在这样的状态下将所述膝部气囊容纳于气囊壳体内:上膨胀部为朝向所述上侧系带的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展开,在所述车辆上下方向,将所述上膨胀部的至少一部分向下进行仙人掌式折叠;在左右方向,相对于所述供气装置的供气口,将左右两侧部向内卷拢折叠,以使其不与供气装置相交叠;以及,下膨胀部为朝向所述下侧系带的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展开,在所述车辆上下方向,将包括所述下膨胀部的部分向上卷拢折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合成株式会社,未经丰田合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64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行内燃机以向传动系传输功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充气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