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敏性电变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26537.1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3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黄莉媚;陈俊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2F1/163 | 分类号: | G02F1/163;G02F1/153;H01L3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邱军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敏 变色 装置 | ||
1.一种光敏性电变色装置,包括:
透明非导电基材;
薄膜太阳电池模块,其为整体式串联模块,该薄膜太阳电池模块包括:
透明基板;以及
多个薄膜太阳电池,位于该透明基板上,且该多个薄膜太阳电池彼此串联在一起;以及
电变色溶液,位于该透明非导电基材与该薄膜太阳电池模块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性电变色装置,其中该多个薄膜太阳电池包括:
多个正极层,位于该透明基板表面;
多个负极层,位于该多个正极层上;以及
多个半导体薄膜,位于该多个负极层与该多个正极层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敏性电变色装置,其中该多个薄膜太阳电池之一的正极层与另一个的负极层电性相连。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敏性电变色装置,还包括钝化层,设置于该多个薄膜太阳电池中的每一半导体薄膜的侧壁。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敏性电变色装置,其中该多个正极层自该多个负极层之间露出,且该电变色溶液的变色深浅程度能通过控制该多个负极层的间距来调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敏性电变色装置,其中该多个正极层的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氧化物。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敏性电变色装置,其中该多个负极层的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氧化物及金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性电变色装置,其中该电变色溶液的成分包括氧化/还原型有机小分子电变色材料以及溶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敏性电变色装置,其中该氧化/还原型有机小分子电变色材料是选自包括负极变色材料以及正极变色材料所组成的材料组的一种材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性电变色装置,其中该电变色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小于3V。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性电变色装置,其中该薄膜太阳电池模块包括硅薄膜太阳电池模块、CIGS薄膜太阳电池模块或CdTe薄膜太阳电池模块。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性电变色装置,其中该透明非导电基材包括玻璃、塑料或可挠性基材。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性电变色装置,其中该薄膜太阳电池模块的该透明基板包括玻璃、塑料或可挠性基材。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性电变色装置,还包括直流/交流转换装置,由此将该多个薄膜太阳电池提供的电流转换为市电。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性电变色装置,还包括直流电荷储存装置,由此储存该多个薄膜太阳电池产生的电流。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性电变色装置,还包括薄膜晶体管,分别连接到薄膜太阳电池模块的正负极两端,以便单独控制薄膜太阳电池模块与外接电路的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65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获取动目标运动参数的闪光追迹成像方法
- 下一篇:显示面板制造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