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26949.5 | 申请日: | 2009-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4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桥本欣三;堀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54/28 | 分类号: | B65H54/2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冰冰;黄剑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 卷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纱线、例如合成纤维纱线卷绕到筒管上形成卷装的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作为纱线卷绕机的络纱机中设置有具备沿筒管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的横动导纱器的横动导纱装置。并且采用使筒管边与接触辊或摩擦辊接触边旋转,一边交叉卷绕纱线一边将卷装卷大的结构。但是,由于在卷装的两端纱线的折返部纱密度集中,产生卷装的两端比中央部分高的凸起部(耳高部),存在使卷装变成鼓形的问题。如果产生凸起部,在后续的工序中从卷装上退绕下来纱线时存在产生退绕不良的问题。
为了消除这种凸边现象,以往开发了保持与卷装接触的辊和卷装接触的状态并改变横动导纱装置与辊的距离的机构(边消除机构)(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该边消除机构在卷装形成期间中进行暂时增大位于横动导纱装置与辊之间的纱线的自由长度、然后恢复到原来长度的动作。利用该动作不用改变横动导纱器往复运动的宽度就能够暂时使卷绕宽度变窄,通过反复进行卷绕宽度的调整能够消除凸起现象。
并且,除了上述凸起现象以外,还存在凸边卷绕现象。凸边卷绕现象为随着卷装被卷大,卷绕上去的纱线的勒紧力使卷装的侧面鼓出成凸起形状的现象,存在使该卷装的形状外观恶化的问题。
为了消除该凸边卷绕,开发了逐渐改变卷装形成期间前期阶段和后期阶段的交叉卷绕角度(斜纹角度)的机构(凸边抑制机构)。该凸边抑制机构为在卷装形成期间的前期阶段从小的斜纹角度开始卷绕,逐渐增大到大的斜纹角度,在后期阶段从大的斜纹角度逐渐减小到小的斜纹角度,直至卷绕结束的机构。凸边抑制机构通过在卷装形成期间逐渐改变横动速度而改变斜纹角度,在前期阶段使卷装的密度从高密度变化到低密度,在后期 阶段从低密度变化到高密度。通过这样防止纱层过紧,来消除凸边卷绕。
另外,为了使斜纹角度为适合形成卷装的角度,斜纹角度由纱线的种类等上位要素决定。由于斜纹角度由横动速度和纱线卷绕速度之间的关系决定,因此斜纹角度的改变能够通过改变横动速度或纱线卷绕速度进行。例如络纱机通过改变横动速度进行斜纹角度的改变。由纱线的种类等上位要素决定的斜纹角度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横动速度也可能在整个卷装形成期间内一定。与之相对也可能像上述凸边抑制机构那样根据卷装形成期间内的阶段逐渐改变。以下将由纱线的种类等上位要素决定的斜纹角度称为“基准斜纹角度”,将与基准斜纹角度相对应的横动速度称为“基准速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25611号公报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边消除机构根据纱线的种类等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小,有时不能充分消除凸起现象。当基准斜纹角度大时,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大,能够充分消除凸起现象,但在基准斜纹角度小的情况下,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小,不能充分消除凸起现象。基准斜纹角度大的情况为例如基准斜纹角度在10°以上时的情况,基准斜纹角度小的情况为例如基准斜纹角度在6°以下时的情况。根据纱线的种类等上位要素,有时不得不减小卷装形成期间中的基准斜纹角度,存在用上述现有技术的边消除机构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小,不能充分消除凸起现象的问题。
并且,为了同时消除凸起现象和凸边卷绕,可以考虑在上述现有技术的边消除机构中并设上述凸边抑制机构。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边消除机构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被凸边抑制机构损害了,存在不能达到同时消除凸起现象和凸边卷绕的问题。这是因为如下缘故:上述现有技术的边消除机构在基准斜纹角度大的情况下能够获得足够的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但与之相反,凸边抑制机构使卷装开始卷绕的附近和卷绕结束附近的基准斜纹角度减小。当卷装开始卷绕的附近和卷绕结束附近的基准斜纹角度减小时,该期间边消除机构调整卷绕宽度的效果受损,不能消除凸起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其第1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即使在纱线的种类等上位要素使基准斜纹角度减小的情况下消除凸起现象的效果也好的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方法。并且,第2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即使在凸边抑制机构使卷装开始卷绕的附近和卷绕结束附近的基准斜纹角度减小的情况下消除凸起现象的效果也好的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方法。
本发明想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下面说明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69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翻板阻车路障
- 下一篇:挂篮主桁架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