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容器以及液体消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27059.6 | 申请日: | 2009-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4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仁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柳春雷;南 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容器 以及 消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容器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液体容器中,已知有如在专利文献1中所看到的那样的液体 容器,该液体容器包括:导入加压流体进行加压的加压室(3);通过加 压流体被加压从而排出所容纳的液体的液体容纳室(7);以及用于检测 液体容纳室(7)的液体容纳量的液体检测装置(11)。液体检测装置 (11)被设置当作加压室(3)内,并具有:包括与液体容纳室(7)连通 的液体流入口(11a)和与向外部的液体消耗装置供应液体的液体供应口 (9)连通的液体流入口(11b)的液体检测室(21);随着液体检测室 (21)的液体容纳量而可移动的移动部件(27);以及检测移动部件 (27)移动到预定位置上的状态的检测单元。
上述液体容器在液体容纳室内的液体耗尽为止,液体检测室的内容积 从最大限度变至最小限度的发生大的变形的频率为一次。因此,不同于在 加压室的外部安装液体检测装置,液体检测室的挠性壁不会频繁反复发生 大变形,因此,液体检测室的挠性壁能够使用耐久性低的便宜材料,从而 能够通过降低用于检测液体容纳量的液体检测装置的成本来谋求降成本。
但是,上述液体容器由于需要导入加压流体进行加压的加压室 (3),因此需要加压流体导入单元、即加压单元。
专利文献2记载了一种墨盒,该墨盒具有传感器室和墨水室,并且在 液体导出口和传感器室之间配置了止回阀(31)。但是,该墨盒也由于采 用加压方式而需要加压单元。
专利文献3记载了一种墨盒,该墨盒具有隔膜泵部(26)和墨水室 (24),并且在隔膜泵部(26)和墨水室(24)之间配置了用于泵机构的 止回阀(64)。但是,由于在墨盒中设置了动作次数多的隔膜泵(26), 并且动作次数多的隔膜泵(26)从其耐久性方面而言成本必然变高,因此 墨盒的成本必然会变高。
专利文献4记载了在导出口和墨水室之间配置有止回阀的墨盒。但 是,该墨盒不具有液体余量检测单元。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7-2103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4-35187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09-16469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2-1927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身具有液体余量检测单元但又可通过 减少部件数量来降低成本的液体容器。并且提供一种适于使用这种液体容 器的液体消耗装置。
本发明第一方式的液体容器的特征在于,包括:液体容纳部,容纳有 向液体消耗装置主体供应的液体,并且至少一部分由挠性部件构成;液体 供应口,与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主体连接,用于将容纳在所述液体容纳部中 的液体供应给所述液体消耗装置主体;以及液体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 液体容纳部内的液体余量,其中,所述液体检测装置包括:液体检测室, 包括与液体容纳部连通的液体流入口和与所述液体供应口连通的液体流出 口;挠性部,形成在所述液体检测室的一面,可根据所述液体检测室内的 液体量而变形;移动部件,被容纳在所述液体检测室内,并随着所述挠性 部的变形而可移动;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移动部件移动到预定位置上的状 态;以及偏置部件,将所述移动部件向远离述预定位置的方向偏置,其 中,当将由所述偏置部件将所述移动部件向远离所述预定位置的方向偏置 的偏置力所产生的压力设为Ps,将在所述液体容纳部内具有预定量以上的 液体时在所述液体检测室内所产生的负压的绝对值设为Pf,并且将在所述 液体容纳部的液体量小于预定量时在所述液体检测室内所产生的负压的绝 对值设为Pe时,满足Pf<Ps<Pe。
根据上述液体容器,由于将偏置部件的偏置力所产生的压力Ps设为 Pf<Ps<Pe的范围内的强度,因此,当在液体容纳部中有预定量以上的液 体时,由偏置部件将移动部件向远离预定位置的方向偏置的偏置力所产生 的压力Ps大于当从液体供应口向液体消耗装置主体供应液体时在液体检测 室内所产生的负压的绝对值Pf。因此,移动部件从预定位置逐渐远离。由 此检测单元可检测出在液体容纳部中有预定量以上的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70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