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频涟波零交越信号的产生装置及其产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27087.8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7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贤;黄兴生;王思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7/085 | 分类号: | G11B7/085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涟波 零交越 信号 产生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射频涟波零交越信号的产生装置,包括:
射频信号调校模块,接收射频信号以产生射频包络信号,并依据该射频包络信号的变化,以对该射频信号的直流偏移量进行调校,藉以获得经调校的射频包络信号,并依据该经调校的射频包络信号输出增益值;以及
射频涟波零交越信号产生模块,连接到该射频信号调校模块,用以接收该经调校的射频包络信号与该增益值,并据以产生射频涟波零交越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涟波零交越信号的产生装置,其中该射频信号调校模块包括:
射频包络信号产生单元,接收该射频信号,以产生该射频包络信号;以及
信号调校单元,连接到该射频包络信号产生单元,用以接收该射频包络信号,并依据该射频包络信号的变化,以对该射频信号的该直流偏移量进行调校,藉以获得该经调校的射频包络信号,并依据该经调校的射频包络信号输出该增益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涟波零交越信号的产生装置,其中该射频涟波零交越信号产生模块包括:
射频涟波信号产生单元,连接到该射频包络信号产生单元,用以接收该经调校的射频包络信号与该增益值,并据以产生经调校的射频涟波信号;
射频涟波信号切割准位产生单元,连接到该射频涟波信号产生单元,用以接收该经调校的射频涟波信号,并据以产生射频涟波信号切割准位;以及
信号比较单元,连接到该射频涟波信号产生单元与该射频涟波信号切割准位产生单元,用以接收该经调校的射频涟波信号与该射频涟波信号切割准位,并据以产生该射频涟波零交越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涟波零交越信号的产生装置,其中该射频包络信号的该变化包括射频包络信号预设值为落于预设目标范围内或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涟波零交越信号的产生装置,其中该射频包络信号预设值为该射频包络信号的下缘保持或该射频包络信号的上缘保持或该射频包络信号下缘保持与上缘保持的平均值的其中之一。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涟波零交越信号的产生装置,其中该预设目标范围介于该射频包络信号的波峰值及波谷值之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涟波零交越信号的产生装置,其中该信号调校单元为数字信号处理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射频涟波零交越信号的产生装置,其中该射频信号调校模块更包括模拟数字转换器,连接到该射频包络信号产生单元,用以接收该射频信号,并将该射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输出至该包络信号产生单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经调校的射频涟波零交越信号的产生装置,其中该射频信号调校模块更包括数字模拟转换器,连接到该信号调校单元,使该数字信号处理器可以对未经该数字模拟转换器取样的射频信号进行偏移量的调校。
10.一种射频涟波零交越信号的产生方法,包括:
接收射频信号,并将该射频信号转换成射频包络信号;
依据该射频包络信号的变化,以对该射频信号的直流偏移量进行调校,以获得经调校的射频包络信号,并依据该经调校的射频包络信号获得增益值;以及
依据该经调校的射频包络信号与该增益值,以产生射频涟波零交越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射频涟波零交越信号的产生方法,其中依据该射频包络信号的该变化包括判断射频包络信号预设值是否落于预设目标范围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射频涟波零交越信号的产生方法,其中该射频包络信号预设值为该射频包络信号的下缘保持或该射频包络信号的上缘保持或该射频包络信号下缘保持与上缘保持的平均值的其中之一。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射频涟波零交越信号的产生方法,其中该预设目标范围介于该射频包络信号的波峰值及波谷值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射频涟波零交越信号的产生方法,其中对该射频信号的该直流偏移量进行调校,藉以获得该经调校的射频包络信号的步骤包括:
若该射频包络信号预设值已落于该预设目标范围内,则获得该经调校的射频包络信号;以及
若该射频包络信号预设值落于该预设目标范围外,则依据该射频包络信号预设值与该预设目标范围的关系调整该射频包络信号的偏移量,以获得该经调校的射频包络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凌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708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护套
- 下一篇:一种数字庭审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