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型罩式货车车厢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27373.4 | 申请日: | 2009-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2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冯世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世英 |
主分类号: | B61D3/00 | 分类号: | B61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货车 车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货车车厢,属于铁路运输领域。
背景技术
我发明的罩式货车车厢有效的解决了运损问题,(申请号200810165886.X)但重心较高不利提速。为使功能更加完善,特设计了改进型罩式货车车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罩式货车车厢的基础上进行局部变更设计而成的。改进的地方涉及到车厢底板和箱体两个部分。
首先,把车底板上的两块铺板的中间部分去掉,在去掉部分的下方安装吊篮框,吊篮框固定在车底板的大梁上,吊篮框的形状呈长方体框架,在吊篮框的两头设有挡板,在两挡板之间设有铰链板,铰链板的中部纵向铺设在车底板中间的纵梁上,铰链板的两端为轴头结构,分别固定在吊篮框外侧下角轴套处;用铰链板代替吊篮框的底和内侧挡板,使吊篮框有了四个侧面。在铰链板的中间处连接绳索,绳索的上端连接在吊耳上。
在车底板的两头圈梁上,(正对道轨的上方)安装分料器,分料器由锐角板和挡料板相连组成,作用是使卸车时物料不落在道轨上。
把车底板两头的圈梁的上平面设计成带锐角的斜面结构,以防止卸车时物料散落后存留在圈梁的上面,影响铺板在下落时的归位。在圈梁锐角的斜面结构所对应的铺板上,设置与此相配套的斜面板,以便更好的传递货物的重力。
厢体的改变,是在吊篮框所对应的外侧增加一块厢挡板,以此封闭吊篮框的外侧面,厢挡板固定在厢体上成为厢体的一部分。
卸车时,上提车厢厢体,使车厢厢体水平上移后,车厢内的货物在重力的作用下,将从四个方向向外卸出,伴随着车厢厢体的继续上移,吊耳通过绳索把铺板和铰链板依次提起,最后的货物也被全部卸出。卸完后,向下平移车厢厢体,此时厢体将被竖撑的底部卡在车底圈梁上。
附图说明
图1、改造后的车厢主视图
图2、改造后的车厢侧视图
图3、改造后的车底板主视图
图4、改造后的车底板俯视图
1、铺板,2、吊篮框,3、挡板,4、铰链板,5、轴头,6、轴套,7、绳索,8、圈梁,9、分料器,10、锐角板,11、挡料板,12、带锐角的斜面结构,13、斜面板,14、厢体,15、厢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车底板的改造如图1、2、3、4所示,把车底板上的两块铺板1的中间部分及板下的横梁去掉,在去掉部分的下方安装吊篮框2,吊篮框固定在车底板的大梁上,吊篮框2的形状呈长方体框架;在吊篮框2的两头设有挡板3,在两挡板3之间设有铰链板4,铰链板4的中部纵向铺设在车底板中间的纵梁上;铰链板4的两端为轴头5,轴头5分别固定在吊篮框外侧下角轴套6内;用铰链板4代替吊篮框的底和内侧挡板,使吊篮框2有了四个侧面。在铰链板4的中间处连接绳索7,绳索7的上端连接在吊耳上。铰链板2的结构是一块块长方形的板体,板与板之间则通过铰链轴相连成为一体。
在车底板的两头圈梁8上,(道轨的正上方)安装分料器9,分料器9由锐角板10和挡料板11相连组成,作用是使卸车时物料不落在道轨上。
把车底板圈梁8的两头上平面设计成带锐角的斜面结构12,以防止卸车时物料散落后存留在圈梁的上平面,影响铺板1在下落时的正常归位。在带锐角的斜面结构12所对应的铺板1的下面,设置与此相配套的斜面板13,以便更好的传递货物的重力。
厢体14的设计,如图1所示,是在两个吊篮框2所对应的外侧增加一块厢挡板15,以此封闭吊篮框2的外侧面,厢挡板15固定在厢体14上成为厢体的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世英,未经冯世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73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纳米管增强含镁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铜钢熔铸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