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泽控制粒子,显影剂组合物以及图像形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27442.1 | 申请日: | 200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3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野崎千代志;石川义通;山本淳史;门田拓也;野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G03G9/09 | 分类号: | G03G9/09;G03G9/087;G03G13/08;G03G1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 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泽 控制 粒子 显影剂 组合 以及 图像 形成 方法 | ||
技術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至少用有色的调色剂形成的图像上用无色透明的光泽控制 粒子形成光泽控制层的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在该图像形成方法中使用的光泽 控制粒子,显影剂组合物。
背景技術
由黄(Y),品红(M),深绿(C),黑(BK)组成的电子照相过程中, 在高光泽图像提供时的调色剂图像部和无图像部(白纸部)会产生光泽差而 显得不自然。
试图对此加以改善的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透明调色剂,其中包括占全 粘结树脂成分的70质量%以上的粘结树脂和其他的成分。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使用Y,M,C,BK,以及透明调色剂的彩色图像 作成方法使用的透明调色剂,该调色剂在140℃的用动态粘弾性测定发现 得到的保存弾性率G’1比其他的Y,M,C,BK的任一个的调色剂的保存 弾性率G’2都小。该文献中对作为透明调色剂的粘结树脂使用的聚酯,多 元醇的Mw,Mn进行控制,试图使调色剂的熔融特性最佳化,从而得到作为 调色剂所期望的的保存弾性率。
但是,以往的透明调色剂的透明层的形成,特别是一成分显影方式,难以使 显影耐性和光泽都好,从而不能充分地提供高光泽。
【专利文献1】特开2005-0991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1-175022号公报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别是在一成分显影方式中,可以使显影耐性和光泽 付与性两者都好,可以具有充分的高光泽的图像形成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 该图像形成方法使用的光泽控制粒子。
为了赋予图像部高光泽,图像表面的粘结树脂粒子的变形,平坦化是重要 的。为了促进这一特点,一般是使粘结树脂分子量下降。但是,随着粘结树脂 的低分子量化的进行,Tg以及強度会下降,而且使用这样的粘结树脂的显 影剂不适用于对耐热,耐应力性更加必要的一成分显影方式。作为促进定影 加热时的树脂链的运动的物质,在加热定影时使粘结树脂软化的物质令人属 目。在本发明中对光泽控制粒子进行设计,使在有色调色剂像上,形成含有粘 结树脂和加热定影时使该粘结树脂软化的物质的无色透明的光泽控制粒子 的光泽控制层,在非加热时使所述粘结树脂软化的物质和粘结树脂进行相分 离,定影加热时使所述粘结树脂软化物质发生作用,由此,在使显影耐性优良 的同时,在加热时,实现了可以促进粘结树脂的软化,变形,从而实现了高光 泽。
即,本发明为如下:
(1)一种光泽控制粒子,其用于使用至少有色的调色剂形成的图像上使用 无色透明的光泽控制粒子形成光泽控制层,由加热定影工序进行定影的图像 形成方法中,该光泽控制粒子包括至少粘结树脂,加热定影时使该粘结树脂 软化的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泽控制粒子,其中使所述粘结树脂软化的物质的 融点在加热定影时的温度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光泽控制粒子,其中使所述粘结树脂软化的物 质具有40℃以上140℃以下的融点,在分子内至少包括羧基或酰胺基。
(4)一种显影剂组合物,包括至少含有粘结树脂以及着色剂的有色调色剂 的显影剂以及含有上述1-3的任一项记载的光泽控制粒子。
(5)根据上述4记载显影剂组合物,其中所述光泽控制粒子的粘结树脂和 有色调色剂的粘结树脂相同。
(6)根据上述4或5记载的显影剂组合物,其中所述光泽控制粒子的粘结 树脂和有色调色剂的粘结树脂至少含有聚酯树脂。
(7)根据上述6记载的显影剂组合物,其中所述光泽控制粒子的粘结树脂 和有色调色剂的粘结树脂含有玻璃转移温度为40℃以上80℃以下的聚 酯树脂。
(8)根据上述6的显影剂组合物,其中所述光泽控制粒子的粘结树脂和有色 调色剂的粘结树脂含有改性聚酯。
(9)根据上述8记载的显影剂组合物,其中所述改性聚酯的粘结树脂具有 尿烷基。
(10)根据上述8或9记载的显影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的改性聚酯的粘结 树脂为由在其末端的具有异氰酸酯基的聚酯树脂和胺类反应得到的树脂。
(11)根据上述4-10的任一项的显影剂组合物,其被用于非磁性一成分显 影方法。
(12)一种图像形成方法,至少包括
静电潜影形成工序,其在静电潜影承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74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