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路空气压缩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27840.3 | 申请日: | 2009-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8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赵益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益智 |
主分类号: | F04B35/06 | 分类号: | F04B3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压缩机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在公路车辆载重车轮与路面之间获得压缩空气的轮路空气压缩机。属节能减排、环保、新能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目前、公知的公路车辆车轮由轮毂、充气内胎、外胎构成,只具有依附车辆动力驱动之下、附着地面运行的功能。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内容是提供一种轮路空气压缩机,它将车轮与路面之间的重力势能、惯性势能转换成压缩空气,可以作为燃气涡轮发动机车辆的气源节能减排;也可带动气轮发电机发电,供机动车辆的照明、充电、空调用电。尤其对能真正做到零排放污染、但只能短途行驶的电动车辆提供了自身充电之电源,为电动车辆的续行创造了条件。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作原理图。
图2是轮路空气压缩机实施例的横剖面构造图。
图3是轮路空气压缩机的外形及部分构造图。
图中1a.活塞a 1b.活塞b 1c.活塞c 1d.活塞d 2.自润滑活塞环3.实心轮胎 4.进气口 5.端盖 6.固定螺丝 7.固定螺丝 8.密封轮毂9.固定螺丝 10.压板 11.耐磨橡胶活塞顶 12.O型密封圈 13.气缸 14.气缸定向止回阀片 15.总排气口 16.中心轴发兰 17.中心轴 18.固定螺丝 19.气缸排气口 20.活塞定向止回阀片 21.固定螺丝 22.密封轮毂排气口 23.轴壳 24.轴承 25.避震支柱 26.推进角 27.路面
在图1中实心轮胎(3)在路面(27)上旋转时,以伸出于实心轮胎表面外的活塞(1a)为第一顺序,从路面(27)的推进角(26)开始,受到车轮重力势能、惯性势能之压迫,向气缸(13)底部推进、在正压的作用下,活塞(1a)定向止回阀片(20)关闭进气口(4),气缸(13)内的空气被压缩;完成压缩行程后、气缸(13)定向止回阀片(14)在正压的作用下关闭气缸排气口(19),密封轮毂(8)实现压缩空气首次储存。活塞(1a)离开路面(27)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自动伸出于实心轮胎(3)的表面时、在负压的作用下,活塞(1a)定向止回阀片(20)开启,空气从进气口(4)进入气缸(13)完成进气。继而活塞(1b)(1c)(1d)按abcd工作顺序连续向密封轮毂(8)内压缩空气,所储存的压缩空气通过总排气口(15)供给外置储气罐或用气设备。
在图1中实心轮胎的360°位于路面(27)时、活塞(1a)在360°位置。
在图1中实心轮胎的360°位于路面(27)时、活塞(1b)在90°位置。
在图1中实心轮胎的360°位于路面(27)时、活塞(1c)在180°位置。
在图1中实心轮胎的360°位于路面(27)时、活塞(1d)在270°位置。
在图2中实心轮胎(3)嵌装于密封轮毂(8)中。中心轴(17)与中心轴发兰(16)紧配连接用固定螺丝(6)固定于密封轮毂(8)正中。密封轮毂(8)两侧与端盖(5)胶合连接并用固定螺丝(7)固紧。气缸(13)装入密封轮毂(8)缸槽中,气缸(13)底部有排气口(19)正中有气缸定向止回阀片(14)用固定螺丝(18)固定。活塞(1a 1b 1c 1d)裙部装有自润滑活塞环(2)、顶部胶合嵌装耐磨橡胶活塞顶(11)中间有进气口(4)相通,进气口(4)底部正中有活塞定向止回阀片(20)用固定螺丝(21)固定。活塞组件装入气缸(13)用O型密封圈(12)密封。压板(10)控制活塞外伸长度用固定螺丝(9)固定。
在图3中中心轴(17)上有轴壳(23)内装有轴承(24)。轴壳(23)与避震支柱(25)下端连接,上端与车辆底盘连接。中心柱(17)有密封轮毂排气口(22)、总排气口(15),两个排气口相通;由总排气口(15)向外置储气罐或用气设备供气。
具体实施方式:由于实施上述方案,使车轮从载物旋转的功能中增加了压缩空气的获得,可作为燃气涡轮发动机车辆的气源节能减排;也可带动气轮发电机发电,供车辆的照明、充电、空调用电。尤其对能真正做到零排放污染,但只能短途行驶的电动车辆提供了自身充电之电源,为电动车辆的续行创造了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益智,未经赵益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78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