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27937.4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6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吉冈健治;关根裕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志湧;安 翔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 ||
该申请是基于并且要求于2008年3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8-086524的优先权利益,该申请的公开在此通过引用而被整体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并且具体地涉及在滤色器基板上的一种色层的布置。
背景技术
由于它的高质量图像显示能力连同厚度薄和重量轻的特点,液晶显示(LCD)装置被广泛用于LCD电视机和移动终端。LCD装置能够被分成三种类型,一种是配备有包括光源的背光模块的透射型、利用环境光的反射型,和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类型的透反射型。在这些类型中,透射型经常被用于如由LCD电视机代表的视频信号显示设备。这是因为是作为LCD装置的色彩范围的色度区域(chromaticity area)能够通过对其进行设计而被改变为理想的范围。
图11是透射型LCD装置1的横截面视图,它包括液晶显示(LCD)面板2和用作光源的背光模块3。LCD面板2包括夹在设有光学膜例如偏光器4a和4b的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层30。用于驱动像素电极的切换元件例如TFT(薄膜晶体管)通常被布置在基板之一上。在下文中,这种基板被称为TFT基板10。用于滤色器的色层22例如红色(R)、绿色(G)和蓝色(B)被布置在另一基板上,并且在下文中,这种基板被称为CF(滤色器)基板20。在理论上,通过改变来自背光模块3的发射光谱和色层22的光谱透射性特性,LCD装置1的色度区域能够被任意地改变。
然而,由于以下事实,即,实际可用光源和用于色层22的彩色光阻(color resist)的材料有限,色度区域不能被完好地改变。例如,在光源的光谱是图13中的BL2并且彩色光阻的光谱是如在图13中所示的CF_R、CF_G和CF_B的同时,当要求图12中的色度区域301时,如图12所示,所形成的色度区域302与所要求的色度不相同。据此,为了将光源的光谱调节为图12中的色度区域301,需要一种如在图13中所示的新的光源光谱BL1。因此,在每一情形中,非常难以按照目的改变光源的光谱和彩色光阻的特性。
特别地,在要求宽色度区域的LCD电视机的情形中,由LCD装置获得的色度区域通常被设为比所要求的色度区域更宽。而且,通常如此操作LCD装置,使得利用数据处理而对被供应到此的视频信号进行处理从而所显示的图像与所要求的色度区域相同。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2-44677(专利文献1)中披露了利用校正电路而对色度进行校正的技术,并且如在图14中所示,以输入信号SG、SB和SR的三种色的线性求和而对色度进行校正。
在图14中,参考数字423和424分别指的是利用混合系数KGB和KGR去乘用于绿色的信号SG的乘法器、参考数字425和426分别指的是利用混合系数KBG和KBR去乘用于蓝色的信号SB的乘法器、参考数字427和428分别指的是利用混合系数KRG和KRB去乘用于红色的信号SR的乘法器,并且参考数字429指的是加法器。这种电路实现了上述操作。
这个电路执行下面的校正过程。
SG′=SG+KBG·SB+KRG·SR
SB′=SB+KGB·SG+KRB·SR
SR′=SR+KGR·SG+KBR·SB
其中,
KBG:B信号对G信号的混合系数
KRG:R信号对G信号的混合系数
KGB:G信号对B信号的混合系数
KRB:R信号对B信号的混合系数
KGR:G信号对R信号的混合系数
KBR:B信号对R信号的混合系数
当上述处理未被执行时,所显示图像的色调实际上发生偏移并且令人感到不适。因此,需要通过执行上述信号处理而进行校正。然而,为了对上述视频信号增加数据处理,需要对视频信号进行高速处理的运算电路,并且存在LCD装置的成本增加的问题。
在另一方面,如在图15中所示,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5-141180(专利文献2)披露了一种通过改变布置在每一个子像素中的色度调节区的尺寸和色层的膜厚度而调节透射性区的色度的技术。在该实例中,红色层502a、绿色层502b和蓝色层502c分别地具有色度调节区503a、503b和503c,并且通过添加具有不同透射特性的色层而对每一个色度区域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未经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79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水雾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金属粉末生产的气流粉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