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色放电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27998.0 | 申请日: | 200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2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郭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10/02 | 分类号: | F21S10/02;F21V23/00;H01J61/30;H01J61/44;H05B4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魏晓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电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放电灯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变色放电灯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灯源有几种,例如:白炽灯、荧光灯、高压气体放电灯等。由于白炽灯的光电转换效率极差(约仅有10%会转换成光)且会产生高温,相较之下,荧光灯的转换效率高很多(接近40%)。此外,荧光灯所产生的热只是相同亮度的白炽灯的六分之一,使得许多场合的白炽灯普遍为荧光灯所取代。举例来说,在需要空气调节的商场、卖场、办公大楼等都会使用荧光灯照明以节省电力。小型的荧光灯,或称为节能灯泡可把荧光灯及启动电子结合,并使用标准电灯泡的接口,则可用以替代普通的白炽灯泡。
大多数用于照明的灯源仅提供单一色光,最常见为白光,因此要制作可调控或提供其他色光的灯源时,通常需装设更多调控的元件。例如,传统上必须使用至少三个调控系统以针对红、绿、蓝三种光色的稀有气体放电灯进行可变颜色的调控,使灯源原本的结构变得复杂,连带地使制作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关于一种可变色放电灯装置,其通过改变电压的方式,使不同管径的灯管内的荧光粉其发光效率变动,以产生不同光色,借此,以使放电灯装置的混光在不同光色之间作变化,而无须制作复杂的结构即可符合市场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可变色放电灯装置,其包括一第一灯管、一第二灯管与一可变电压系统。第一灯管具有第一管径,其中,第一灯管内设置有一第一荧光粉。第二灯管连结第一灯管,并具有第二管径,其中,第二管径不同于第一管径。第二灯管内设置有一第二荧光粉,其中,第二荧光粉的色温不同于第一荧光粉的色温。可变电压系统连接第一灯管与第二灯管,用以提供并调控第一灯管与第二灯管的一共同电压。在共同电压被调整时,第一荧光粉与第二荧光粉各别的发光效率随该共同电压变动,借此以调整第一灯管与第二灯管的混光颜色。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依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可变色放电灯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不同管径的灯管在不同电压下的发光效率关系图。
图3为可调控变色范围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具有螺旋型灯管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400:可变色放电灯装置
101:第一灯管
103:第二灯管
105:第三灯管
110:可变电压系统
112:调控单元
112A至112D:光色选项
114:电压转换单元
116:电压输出单元
200:电源
403:螺旋型灯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说明的可变色放电灯装置包括至少二个连结在一起的灯管,这些灯管的管径相异,且灯管中设置不同色温的荧光粉,使灯管内的荧光粉的发光效率会受电压高低的变化所影响,因而产生多种混光颜色。以下以多个结构说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请参照图1,其为依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可变色放电灯装置的示意图。可变色放电灯装置100包括一第一灯管101、一第二灯管103、一第三灯管105与一可变电压系统110,其中,第一灯管101、第二灯管103与第三灯管105连结在一起使得三个灯管的管内互通以构成一个单灯,并与可变电压系统110连接。第一灯管101具有第一管径,第二灯管103具有第二管径,而第三灯管105具有第三管径,其中,第一管径、第二管径与第三管径不相同。另外,第一灯管101、第二灯管103与第三灯管105为荧光灯管。第一灯管101内设置有一第一荧光粉,第二灯管103内设置有一第二荧光粉,而第三灯管105内设置有一第三荧光粉,其中,第一荧光粉、第二荧光粉与第三荧光粉的色温亦不相同。
荧光灯管内除了荧光粉物质外,更充满了低压氩气或氩氖混合气体及水银蒸气。在荧光灯管的两端例如设有灯丝线圈(或电极),当电源接通后,电流会通过灯丝加热并释放出电子,电子会把管内气体变成等离子体,并令管内电流加大,当两组灯丝间的电压超过一定值之后,荧光灯管开始产生放电,而水银蒸气会接着发放出紫外线。当荧光灯管内的荧光粉受紫外线激发后,便会释放出可见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79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艺花灯底座
- 下一篇:一种聚泛光便携式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