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挤胀成形方法和挤胀成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28173.0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0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卓生;堀出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D26/02 | 分类号: | B21D2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李艳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形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挤胀成形方法,模具具有由多个山部和谷部交替形成的内表面形状,在该模具内部配置有坯管,在所述坯管的内部沿轴向设有杆,该杆具有压力液体供给口,并且设置有对所述坯管和所述杆之间进行密封的一对密封部,并使所述压力液体供给口位于这对密封部之间,
对所述坯管施加所述轴向的压缩应力,并从所述压力液体供给口向所述坯管内供给压力液体,同时使所述杆沿所述轴向移动,从而使所述坯管成形为所述模具的内表面形状,其特征在于,
通过沿着从所述杆朝向所述坯管的方向对成形方向侧的密封部施加所述压力液体的液压,从而使所述密封部能够追随着所述坯管的膨胀,
所述密封部之间的间隔被设定为相当于所述模具的内表面形状的至少两个山部的量的距离,
所述成形方向相反侧的密封部的所述轴向长度被设定为相当于所述模具的内表面形状的至少一个山部的量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胀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压力液体供给口到达所述模具的山部的中央部时,暂时停止所述杆的移动,进行所述压力液体供给口正上方的所述模具的山部的成形。
3.一种挤胀成形装置,该挤胀成形装置包括:模具,其具有由多个山部和谷部交替形成的内表面形状,并且在该模具内部配置有坯管;杆,其在所述坯管内部沿轴向设置,并且具有压力液体供给口;以及一对密封部,使所述压力液体供给口位于这对密封部之间,并且这对密封部对所述坯管和所述杆之间进行密封,
对所述坯管施加所述轴向的压缩应力,并从所述压力液体供给口向所述坯管内供给压力液体,同时使所述杆沿所述轴向移动,从而使所述坯管成形为所述模具的内表面形状,其特征在于,
该挤胀成形装置中设置有液压施加流路,该液压施加流路用于沿着从所述杆朝向所述坯管的方向对成形方向侧的密封部施加所述压力液体的液压,该密封部在通过所述液压施加流路被施加的压力液体的液压的作用下能够追随着所述坯管的膨胀,
所述密封部之间的间隔被设定为相当于所述模具的内表面形状的至少两个山部的量的距离,
所述成形方向相反侧的密封部的所述轴向长度被设定为相当于所述模具的内表面形状的至少一个山部的量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挤胀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压力液体供给口到达所述模具的山部的中央部时,暂时停止所述杆的移动,进行所述压力液体供给口正上方的所述模具的山部的成形。
5.一种挤胀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
模具具有由多个山部和谷部交替形成的内表面形状,在该模具内部配置有坯管,
在所述坯管的内部设有杆,所述杆由固定于所述模具中且具有压力液体供给口的导杆和可移动地配置于所述导杆周围的中空杆构成,
设置有对所述坯管和所述杆之间进行密封的一对密封部,并使所述压力液体供给口位于这对密封部之间,将一侧的密封部配置成沿所述坯管的轴向被所述导杆引导,并且将另一侧的密封部固定于所述导杆上,
对所述坯管施加轴向的压缩应力,并从所述压力液体供给口向所述坯管内供给压力液体,同时使所述中空杆沿所述轴向移动,从而使所述坯管成形为所述模具的内表面形状,
在所述坯管成形时,在所述压力液体的液压作用下,所述一侧的密封部被朝向所述中空杆的成形方向相反侧的端部按压而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使该密封部能够追随着所述坯管的膨胀,并且通过所述中空杆的移动来控制所述一侧的密封部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挤胀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杆由大径部和与所述大径部一体形成且直径比所述大径部小的小径部构成,
所述大径部用于固定所述另一侧的密封部,
所述小径部沿所述坯管的轴向引导所述一侧的密封部,
所述中空杆被配置成可在所述小径部的周围移动,
所述压力液体供给口形成于所述大径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81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日光温室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湿法成型微孔过滤分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