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急慢性胆囊炎、胆道感染、胆结石、胆道手术后综合症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28991.0 | 申请日: | 200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7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袁峰;艾卫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双龙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20;A61K9/48;A61P1/16;A61K33/04;A61K3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胆囊炎 胆道 感染 胆结石 术后 综合症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说是一种适用于湿热型及气滞型胆囊疾病,对急慢性胆囊炎、胆道感染、胆结石、胆道手术后综合症等病有较满意的疗效的中药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西医认为:慢性胆囊炎一部分为急性胆囊炎迁延而成,但多数既往并无急性发作史。约70%的病人伴有结石。由于胆石刺激,加上在长期慢性炎症的基础上,有过反复多次的急性发作,可使胆囊萎缩或囊壁纤维组织增生肥厚,终致囊腔缩小、功能丧失。若胆囊管为结石、炎性粘连或疤痕完全阻塞,胆汁无法流进胆囊,而胆囊内原有的胆汁,因胆色素逐渐被吸收,粘膜仍不断分泌无色水样粘液(白胆汁),即可形成胆囊积水;当继发感染,则演变为胆囊积脓。
根据中医理论,胆囊炎、胆石症的病位以肝胆为主,兼及脾胃.病邪以气郁、血癀、湿热三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胆为中清之腑,以通降下行为顺,故治当舒肝理气、清热利湿、利胆排石。其主症为:肝胆湿热以及肝胆郁滞。
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亦不明显。最易使病人产生麻痹心理而使病情迁延反复。一般临床疗法为药物和手术方式,药物则用:解痉、镇痛药物;手术方式为胆囊切除或胆囊造瘘。在这一方面,口服中药制剂在调理症状,扼制伤害方面比西医治疗方法有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湿热型、湿热兼气滞型的急、慢性胆囊炎的中药制剂以及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按重量组分计算,它由下述原料组成:金钱草1200~1500份,龙胆200~500份,茵陈200~500份,柴胡200~500份,黄芩200~500份,木香200~500份,大黄120~150份,滑石150~250份,硝石150~250份,莪术200~500份,青皮200~500份,丹参200~500份。
本发明优选的配方如下:金钱草1333.3份,龙胆333.3份,茵陈333.3份,柴胡333.3份,黄芩333.3份,木香333.3份,大黄133.3份,滑石200份,硝石200份,莪术266.7份,青皮333.3份,丹参266.7份。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柴胡,茵陈,莪术,木香加入药材5倍量的水浸泡1小时后,采用
挥发油收集器于115℃油浴中提取4小时,得挥发油,药渣留用;
(2)取操作(1)的药渣与余下的8味药材分别加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滤液于7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38~1.40(65℃)的稠膏,于70℃减压干燥得干膏;
(3)取操作(2)的干膏,粉碎,过80目筛,得干膏粉;
(4)取操作(3)的干膏粉加适量药用辅料,以合适的方法制成软材,干燥,得颗粒。取操作(1)的挥发油,加无水乙醇溶解后喷入颗粒中,混匀,再置容器中密闭4小时,使挥发油渗入颗粒中,取加入挥发油的颗粒,整粒,加药用辅料,混匀,填充胶囊或压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双龙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双龙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89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