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影剂残量检测设备、显影设备、处理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29036.9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3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谭宏杰;蔡俊林;杨传义;清水义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G03G15/08 | 分类号: | G03G15/08;G03G15/00;G03G2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陈乃泓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影剂 检测 设备 显影 处理 单元 以及 图像 形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影剂残量检测设备、显影设备、处理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设备,所述显影剂残量检测设备能够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FAX)等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中检测显影设备内的调色剂残量。
背景技术
以往,在使用例如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为了在图像承载体表面里形成静电潜像,并使该静电潜像可视图像化,而设置收纳显影剂,并在显影过程中使显影剂向潜像承载体移动,来使静电潜像显影后形成可视图像的显影设备。
而且,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显影方式大体分为双组分显影方式和单组分显影方式。双组分显影方式使用含有调色剂和磁性载体的显影剂,单组分显影方式使用不含磁性载体、由调色剂构成的显影剂。而且,单组分显影方式可以进一步分类为例如磁性单组分调色剂和非磁性单组分调色剂。
与双组分显影方式相比较,单组分显影方式不含磁性载体,而且,因为不需要混合搅拌磁性载体和调色剂,在使显影设备小型化的同时,还能进一步简化其构造。
但是,调色剂是收纳于显影设备内的消耗品,随着形成图像而被消耗并减少。因此,在显影设备中,由于调色剂的收容部被包含在显影装置的箱体内部,不能通过目视从外部来确认调色剂的残量,所以,一般地是在调色剂收容部内设置调色剂残量检测装置的传感器部。亦即,设置例如压电元件等检测显影设备内调色剂量的调色剂残量检测传感器,当显影设备的调色剂用完时,由传感器来发送信号,以表示调色剂用完。根据此表示,用户必须更换显影设备,或新补充调色剂。因此,在显影设备及配备此显影设备的处理单元中,为了检测调色剂残量,需要设置调色剂残量检测传感器。然而,对应于近年来图像形成设备本体的小型化及低价格化,要求不使用具有高价传感器的显影设备,而是使用价格便宜的设备。
作为检测调色剂残量的已有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调色剂耗尽检测设备,该调色剂耗尽检测设备使调色剂加料斗(hopper)内的残存调色剂与调色剂检测器相接触,根据调色剂的接触负荷,通过由所述调色剂检测器发出的检测信号来检测是否有调色剂,此时,该调色剂耗尽检测设备具有调色剂汲取装置,用来捞出调色剂加料斗内的残存调色剂。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调色剂残量检测设备,该调色剂残量检测设备中设置有拉杆,该拉杆在收纳调色剂的外箱内上下移动,在向下移动时推压显影剂,伸到外箱外面的拉杆的一端的移动由检测部件27检测后,来检测获知调色剂的残量。
但是,专利文献1和2的调色剂耗尽检测设备等,是用来检测收纳调色剂的调色剂加料斗内的调色剂残量的。而不是用来检测直接用于显影的显影辊附近的调色剂残量,所以存在着调色剂残量的检测精度低的问题。另外,存在其构造尺寸大而不适应小型化的问题。
更进一步地,如调色剂检测器那样,设置有用于检测调色剂残量的可动部件,为了使其可动而存在着使构造变为复杂的问题。
另外,如果在调色剂中转动搅拌部件等的转动部件时,会发生调色剂进入转动轴和轴承之间。进入的调色剂被转动轴等的转动而产生的摩擦热熔化之后,发生粘着而产生妨碍转动轴等转动的问题。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粉体收纳容器,该粉体收纳容器在容器内设有转动体,包括收纳粉体的容器,和将轴端部插入设置在所述容器内壁里的轴承孔中、以该轴端部为中心可以转动的转动体,并在所述轴端部设置相对于转动体的转动方向朝返回容器内侧的方向所刻出的螺旋沟槽。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显影设备,其在用于支撑配置在上述显影设备中里的所述显影辊之转动轴的轴承部件的箱体内部、设置为与所述转动轴接触的显影剂进入防止部件,和支撑所述转动轴的轴承之间所设置的空间里填充润滑剂。
但是,在专利文献3中,并不能充分向外部排出进入轴承和轴之间的调色剂。在专利文献4中,进入的调色剂会带入油脂,当进入的调色剂量多时,并不能充分防止轴与轴承部件之间的粘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90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触控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显影装置、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