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路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29148.4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3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冈下广史;冈本真一;川上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H3/08 | 分类号: | H02H3/08;H01H7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事故电流并对电路进行保护的电路断路 器,特别涉及电路断路器的过电流的检测和跳闸动作的高速化。
背景技术
已知现有电路断路器中过电流的检测是以如下方式进行的:将 对配置于各相上的变流器的二次输出的电流进行整流而形成的恒压 电路,作为用于使跳闸电路动作的恒压电源,同时利用构成上述跳闸 电路的微型计算机进行运算、判定,按照规定的反比时限特性对跳闸 线圈进行励磁,使插入至各相的断路器进行跳闸动作。(例如参照专 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1-1659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对于上述这种利用微型计算机使断路器的跳闸电路动作 的方式,实际上,在符合规定的反比时限特性的动作区域中没有问题, 但在例如超过最大瞬时电流设定值这样的短路大电流流过时,从开始 断路器的跳闸动作至完成断路动作为止需要例如约20几ms的时间。 具体地说,从发生短路开始至由恒压电路形成电压源为止需要例如小 于或等于1ms,包括微型计算机的初始设定时间在内的运算·判定时 间和触发电路的动作需要例如约10ms,跳闸机构的动作时间需要例 如约15ms,合计需要约26ms的时间。
因此,在超过最大瞬时电流设定值这样的短路大电流流过的情 况下,从开始进行断路器的跳闸动作至完成断路动作为止,断路器的 开关触点上会流过大电流,使触点间长时间产生电弧,因此有时会消 耗触点,以至损害通电性能。另外,由于触点间产生的电弧而流过比 通常更多的短路电流,因此还有可能导致两触点间熔接。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 路断路器,其通过缩短大电流产生时使断路器开始跳闸动作为止的时 间,从而避免触点的损耗、熔接,使通电性能长期保持良好并获得高 可靠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路断路器,其将对配线电路中配置的电源供 给变流器的二次电流进行整流而形成的恒压电路,作为用于使跳闸电 路动作的恒压电源,同时,在上述跳闸电路中具有微型计算机,其对 应于上述配线电路中流过的负载电流而进行运算·判定,以得到规定 的反比时限动作特性,该电路断路器按照上述反比时限动作特性,通 过第1跳闸机构进行断路器的跳闸动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路断 路器中设置第2跳闸机构,其在上述负载电流超过该断路器的最大瞬 时电流设定值的情况下,在断路器的开关触点间产生电弧之前进行上 述断路器的跳闸动作,与上述第1跳闸机构进行的跳闸动作相比,上 述第2跳闸机构进行的断路器的跳闸动作更快。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因为设置有第二跳闸机构,其在超过最大瞬时电 流设定值而有可能在断路器的触点间产生电弧的大电流流过的情况 下,立即使断路器进行跳闸动作,所以可以使从大电流流过开始至断 路器开始跳闸动作为止的时间缩短,在两触点间产生电弧之前完成断 开动作,由此具有可以避免触点的损耗,得到通电性能良好的电路断 路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路断路器的跳闸电路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电路断路器的跳闸动作特性的一个例子的 图。
图3是第2跳闸机构的概略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电路断路器的跳闸电路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电路断路器的跳闸电路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电路断路器的跳闸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91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