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幕墙自然通风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29172.8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4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吴献策;祁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住邦建材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 | 分类号: | F24F7/00;F24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地址: | 510896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幕墙 自然通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装置,确切地说是用于幕墙的自然通风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换气方法为开窗换气、排气扇换气或空调换气。这些方法有一定的优点,但在某些方面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在开窗通风时不能防止雨雪、昆虫、噪音、砂粒进入室内;通风受时间、季节限制;室内无人、睡眠情况下会担心有盗贼、串堂风侵入,高层建筑开窗不安全;幕墙开窗破坏整体装饰效果等,排气扇和空调换气会产生噪音,且为动力驱动,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美观、节能、降噪、隔热性、保温性和安全性好的幕墙自然通风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幕墙自然通风器,包括外壳、扇料及其内部的防虫网,所述外壳由盖板、内框料、外框料、下框料、上框料、左侧板及右侧板组合成一个长方体形状,其内部为通风腔体,上框料呈开口向上的槽形,顶部的盖板在中间部位设有通风口,扇料位于通风口处并通过其两侧的铰链机构与上框料旋转连接,扇料与上框料之间形成风道上腔室,防虫网设置在扇料下方的上框料上,内框料和外框料位于上框料下方,与倾斜的下框料一起形成风道下腔室,外框料的下半部分设有进风格栅。
所述扇料设有对应于上框料顶端卡边的锁紧机构,扇料顶面设有控制锁紧机构的扣手。
所述上框料与盖板之间在扇料两侧设有端面隔板,上框料与下框料之间在防虫网两侧设有腔体分隔板。
所述上框料在扇料两侧通过螺钉固定有端板,扇料两侧的铰链机构安装在端板上。
所述扇料的内部填充有保温棉。
所述上框料与下框料之间设有一道纵向的铝塑板,内框料与铝塑板形成的腔体内填充有保温棉。
所述扇料的内顶面周边通过密封胶条与上框料密封。
所述上框料的外侧上沿设有与扇料外边沿相密封的开口胶条。
所述上框料的两端通过螺钉固定有铝角,左、右侧板通过螺钉固定在铝角上。
所述盖板、内框料、外框料、下框料、上框料、左侧板、右侧板及扇料均为铝型材。
该幕墙自然通风器通风时能防止雨雪、昆虫、噪音、砂粒进入室内,且不受时间、季节限制,即使室内无人、睡眠情况下都可放心使用,不会有盗贼、串堂风侵入,偏转向上的空气流动方式使进入室内的风吹不到人和物品;与开窗通风相比,能降低室内热能损失,产品结构设计合理,采用高质量制作材料能够与门窗同寿命。由于不用打开窗户通风,因此保证了门窗使用的安全,又提高了整个建筑外形的美观。
此外,本发明还具有以下优点:
1.节能:无动力消耗;
2.降噪:空气通道上有降低噪音的结构设计,最大限度降低室内噪音;
3.换气量大:大面积空气交换通道设计,并且可自由调节;
4.隔热性能:壳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内层帖敷数隔热、吸音材料,不仅外型美观,并起到了很好的隔热、隔音作用;
5.结构设计合理,清洗方便,无需维护,全部零配件均无锈蚀可能,可用水直接冲洗;
6.安全性好:无论在安装、结构设计、材料选用等方面都充分考虑到不同的使用环境,保证其安全性、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幕墙自然通风器处于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幕墙自然通风器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幕墙自然通风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幕墙自然通风器的型材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幕墙自然通风器的横向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幕墙自然通风器的俯向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平面安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扇料 2——防虫网
3——盖板 4——内框料
5——外框料 6——下框料
7——上框料 8——左侧板
9——右侧板 10——端板
11——铰链机构 12——锁紧机构
13——扣手 14——进风格栅
15——铝角 16——端面隔板
17——腔体分隔板 18——铝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住邦建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住邦建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91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