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量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29576.7 | 申请日: | 200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1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桂川智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山武 |
主分类号: | G05D7/06 | 分类号: | G05D7/06;G01F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 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流经流路中的流体的流量的流量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流量控制系统,有控制流向空调机的热介质(冷热水) 的流量的空调控制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在该空调控制系统 中,在流向空调机的冷热水的供给通路中设置了流量控制阀,驱动该流量 控制阀内的阀体,来调节冷热水所流经的流路的开闭量。
通常,流量控制阀,除了从空调控制装置接收设定开度信号之外,还 接收阀开度传感器测量的阀体的实际开度信号,控制阀体的驱动,以使设 定开度信号和实际开度信号一致。这样的流量控制阀称为开度控制型流量 控制阀。
另一方面,近年来,提出了在流量控制阀自身中附加用于检测流经流 路的流体的实际流量的单元,自空调控制装置将相当于以往的设定开度信 号的设定流量信号输送到流量控制阀,控制阀体的驱动,以使流量控制阀 中接收的设定流量信号和测量到的实际流量一致。这样的流量控制阀称为 流量控制型流量控制阀。
进而,也有在流量控制阀中,例如专利文献3所示,组合开度控制型 和流量控制型,可以选择开度控制和流量控制中的任一种的流量控制阀。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111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6-27293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232658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流量控制型的流量控制阀中,测量实际流量的单 元产生异常,就不能测量实际流量,或者测量的实际流量不正确时,由于 不能再进行正确的流量控制,就不得不停止系统。
另外,即使是可以选择上述开度控制和流量控制中的任一种的流量控 制阀,由于不能自动地进行控制选择,只能人工进行,所以存在如果维护 人员不知道检测实际流量的单元产生异常的情况就不能处理,在维护人员 到达现场之前不能处理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 能进行流量控制时,能够自动地转移到开度控制,不停止系统,继续进行 控制的流量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本发明的流量控制系统,设置了:阀体,其调 节流体所流经的流路的开闭量;阀开度检测单元,其检测该阀体的实际开 度;实际流量测量单元,其测量流经上述流路的流体的实际流量;实际流 量正常/异常判断单元,其对由该实际流量测量单元测量的流体实际流量 的正常/异常进行判断;模式切换单元,其在该实际流量正常/异常判断 单元判断为异常时,从选择输出由上述实际流量测量单元测量的流体的实 际流量作为被控制量的模式切换为选择输出由上述阀开度检测单元检测 的阀体的实际开度作为被控制量的模式;阀控制单元,其将该模式切换单 元选择输出的被控制量作为输入,控制上述阀体的驱动,以使该被控制量 与对上述阀体提供的控制量的设定值一致。
通过本发明,如果判断为由实际流量测量单元测量的流体的实际流量 为异常,就从选择输出由实际流量测量单元测量的流体的实际流量作为被 控制量(反馈量)的模式切换为选择输出由阀开度检测单元检测的阀体的 实际开度作为被控制量(反馈量)的模式,控制阀体的驱动,以使该选择 输出的被控制量(阀体的实际开度)与对阀体提供的控制量的设定值一致。 由此,在判断实际流量为异常时,能够自动地由此前的流量控制切换为开 度控制。
在本发明中,由实际流量测量单元测量的流体的实际流量的正常/异 常的判断,可以根据实际流量测量单元所测量的流体的实际流量的值进行 判断,或根据实际流量测量单元测量流体的实际流量的测量过程中所使用 的参数值判断,或者根据实际流量测量单元测量流体的实际流量的测量过 程中所使用的参数的收集/非收集来进行判断。
例如,由实际流量测量单元测量的流体实际流量的值超过预先设定的 异常阈值时,判断实际流量为异常。另外,作为实际流量测量单元测量流 体的实际流量的测量过程中所使用的参数,在使用流路中的阀体的上游侧 压力值或下游侧压力值时,其压力值超过预先设定的异常阈值,或由于通 信异常不能收集时,判断实际流量为异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山武,未经株式会社山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95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字符识别装置
- 下一篇:变倍透镜系统、光学设备及变倍透镜系统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