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振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29633.1 | 申请日: | 200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7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卓 |
主分类号: | B06B1/10 | 分类号: | B06B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激振器。
背景技术
目前,振动设备在能源、冶金、陶瓷、建材、化工等行业中广泛应用,激振器是振动设备的核心部件,也是振动设备的易损部件,传统的激振器将轴承设置在激振器座内,中心轴安装在轴承内,偏心块安装在中心轴的两端,离心力通过中心轴和轴承传递给激振器座,带动振动设备振动,中心轴既是传力轴又是传动轴,中心轴的运转条件恶劣,此外,传统的激振器拆装困难,维修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维修方便的激振器。
本发明的第一种装置是,它包括激振器座、偏心块座、轴承、传动轴、偏心块和传动盘,所述激振器座固定在箱体上,所述轴承安装在激振器座的空心轴上,所述偏心块座安装在所述轴承的外圈上,所述偏心块固定在偏心块座上,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空心轴的中心孔,所述传动盘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上,传动盘与所述偏心块座连接,所述激振器座和偏心块座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激振器座和传动盘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以防止润滑剂泄漏。本发明可以是单轴的也可以是多轴的。
工作时,传动装置通过联轴器驱动所述传动轴旋转,传动轴通过所述传动盘带动所述偏心块座旋转,所述偏心块也随着偏心块座旋转,偏心块产生的离心力通过所述轴承传递给所述激振器座,从而带动振动设备振动。
本发明的第二种装置是,它包括激振器座、偏心块座、轴承、传动轴、偏心块、传动盘和齿轮,所述激振器座固定在箱体上,所述轴承安装在激振器座的空心轴上,所述偏心块座安装在所述轴承的外圈上,所述偏心块固定在偏心块座上,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空心轴的中心孔,所述传动盘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上,传动盘与所述偏心块座连接,所述激振器座中设置有齿轮箱,所述齿轮安装在各传动轴上,且各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激振器座和偏心块座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以防止润滑剂泄漏。本发明可以是单轴的也可以是多轴的。
工作时,传动装置通过联轴器直接驱动一根所述传动轴旋转,该传动轴通过齿轮驱动其它的传动轴旋转,传动轴通过所述传动盘带动所述偏心块座旋转,所述偏心块也随着偏心块座旋转,偏心块产生的离心力通过所述轴承传递给所述激振器座,从而带动振动设备振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结构更合理,避免了一轴多载荷的情况;
2、本发明拆装简单,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图3的B-B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图5的C-C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图7的D-D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在图1图2中,提供了一种激振器,该激振器为单侧偏心式的单轴激振器,激振器座3上设置有空心轴4和法兰盘5,箱体侧板1通过螺栓夹在法兰盘5和箱体横梁2之间,空心轴4上设置有液压凹槽9,以方便轴承的装卸,轴承6为圆锥孔轴承,轴承6安装在空心轴4上,螺母8安装在空心轴4上,用于轴承6的定位,偏心块座7安装在轴承6的外圈上,传动盘10的外圈与偏心块座7连接,传动轴13穿过传动盘10和空心轴4的中心孔,传动盘10和传动轴13通过锥形胀紧套12固定在一起,偏心块座7和空心轴4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传动盘10的内盘11和螺母8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防止润滑脂泄漏,偏心块14固定在偏心块座7上,偏心块14和偏心块座7上都设置有配重孔,配重柱15放置于配重孔中,挡板16安装在偏心块14的一侧,用来防止配重柱15被甩出。
工作时,传动装置通过联轴器17驱动传动轴13旋转,传动盘10带动偏心块14和偏心块座7旋转,偏心块14和偏心块座7产生的离心力通过轴承6传递给激振器座3,从而驱动振动设备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卓,未经李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96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铅蓄电池正极板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内燃机旋转气门进排气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