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记录装置及记录装置中的输送带的温度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29731.5 | 申请日: | 2009-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4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原启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01 | 分类号: | B41J2/01;B41J11/00;B41J2/16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记录 装置 中的 输送带 温度 调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输送靶的输送带和对靶实施记录的记录头的记录装置及记录装置中的输送带的温度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打印机等记录装置中采用的结构是记录头对沿着输送方向输送的纸张实施印刷。此时,如果墨液的干燥慢,则墨滴流动使得点面积扩展、墨点渗出或与相邻的墨点混色等,导致印刷质量下降。为此,为了加快墨液干燥、提高印刷质量而采用了各种对策。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其为了防止在喷墨头间印字的墨液渗出而具备赋予定影能力的渗出防止控制机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88905号公报。
然而,根据专利文献1的图像记录装置,为了提高印刷质量在印字过程中用加热器等进行加热,但在印刷待机中也需要备于下一次印刷而用加热器等进行加热,因此始终对输送带进行加热。所以,即使在印刷待机中记录头也持续受到来自输送带的热,在面对输送带的喷嘴开口面开口的喷嘴内的墨液增粘而引起喷嘴堵塞,由于该原因而产生墨液的喷出性能不稳定等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防止在受到加热的输送带的热作用下记录头受到记录不良等不良影响的记录装置及记录装置中的输送带的温度调节方法。
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包括:输送靶的输送带、将液体附着在载置于所述输送带而被输送的靶上并实施记录的记录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机构,其为了促进通过所述记录头记录在靶上的液体的干燥而对所述输 送带进行加热;冷却机构,其在所述输送带的被所述加热机构加热的部分移动到与所述记录头对应的位置之前的中途位置对所述输送带的被所述加热机构加热的部分进行强制冷却;检测机构,其预先检测朝向所述冷却机构的冷却对象位置输送靶的情况;控制机构,其以如下方式控制所述冷却机构,即,根据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没有检测出靶被输送来时,进行基于所述冷却机构的冷却动作,根据所述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检测出靶被输送来时,至少在靶到达所述冷却对象位置之前停止基于所述冷却机构的冷却动作。
根据该结构可知,通过加热机构的加热促进通过记录头记录在靶上的液体的干燥。输送带的被加热机构加热的部分在移动到与记录头对应的位置之前的中途位置被冷却机构强制冷却。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在输送带的热作用下记录头受到记录不良等不良影响。控制机构根据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控制冷却机构,从而在没有检测出靶被输送来时,进行基于冷却机构的冷却动作,而在根据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检测出靶被输送来时,至少在靶到达冷却对象位置之前停止基于冷却机构的冷却动作。其结果,能够在不妨碍靶的输送的情况下实现基于冷却机构的输送带的冷却。
再有,优选在本发明中,还包括:温度检测机构,其检测所述输送带的被加热部分的温度;控制机构,其根据所述温度检测机构的检测温度调节所述冷却机构的冷却力。
根据该结构可知,由温度检测机构检测输送带的被加热部分的温度,根据该检测温度调节冷却机构的冷却力。因而,若输送带高温则以高冷却力冷却输送带,若是低温则以低冷却力冷却。因而,能够以与输送带的温度对应的冷却力有效地冷却输送带。
优选在本发明中,还包括对所述冷却机构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机构,所述控制机构根据所述温度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二冷却机构,从而调节所述冷却机构的冷却力。
根据该结构可知,控制机构根据温度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二冷却机构,由此冷却机构被第二控制机构冷却,冷却机构的冷却力得以调节。
优选在本发明中,所述冷却机构是一种气流吹送机构,该气流吹送机构通过向所述输送带吹送气流来进行冷却动作,并通过停止向所述输送带 吹送气流来停止冷却动作。
根据该结构可知,通过向冷却对象位置吹送气流来冷却输送带。因而,能够以非接触方式冷却输送带。例如,能够防止采用接触式冷气机构时所担心的垃圾等异物从冷却机构转印到输送带。另外,还能够得到通过气流去除输送带上的尘埃等的清扫效果。
另外,优选在本发明中,所述冷却机构是一种接触式冷却机构,该接触式冷却机构通过与所述输送带接触来进行冷却动作,并通过远离所述输送带来停止冷却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297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