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量化分析计费系统性能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0529.4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5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孙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兴软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6F9/45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0012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分析 计费 系统 性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业务支撑系统,具体地讲是一种量化分析计费系统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方面,随着电信业务的发展,支撑系统做的越来越庞大,随着需求的不断改变和增加导致软件系统代码不断的更改和补充,为了准确地测定更改对应用程序性能的影响,必须能够精确地重复数据收集过程。只有核实了更改,才能成功地提高代码的性能;另一方面,电信运营商不管是出于对投资效益的考虑还是出于系统响应速度的要求都对系统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qv是一个面向C++、VB或者Java开发的测试性能瓶颈检测工具,它可以自动检测出影响程序段执行速度的程序性能瓶颈,提供参数分析表等等直观表格,帮助分析影响程序段执行速度的关键部分,通过对程序每句代码执行速度的把握,进而定位出程序性能的瓶颈所在。使用Quantify不必为了配合性能测试而更改您已建立的流程。
以前传统的在程序中添加时间性能分析的手段,主要有以下不足:
一、性能问题定位速度慢,效率太低。
二、需要修改代码并重新编译执行,对源程序有不小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性能问题定位速度慢效率低,定位手段不通用等问题提供一种高效、通用的性能问题量化分析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量化分析计费系统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步骤包括:
a、可执行文件生成:
处理步骤:
●编译器编译源代码生成系统各个模块的库文件;
●编译器编译并链接库文件生成可执行文件;
NOTE:如果要进行代码级性能分析,在编译时需要加-g编译选项;
b、用Quantify软件生成插桩后的库文件及可执行文件:
处理步骤:
●在环境设置文件中设置Quantify相关环境变量,所述设置包括设置子进程是否需要记录性能统计数据和哪些库不需要进行性能统计的环境变量参数;
●用Quantify工具生成以.qtfy为后缀的可执行文件和库文件,即插桩后的可执行文件和库文件;
c、运行.qtfy后缀的可执行文件;
d、进程收集性能统计信息:
处理步骤
●输入相关测试数据或变量给该运行进程;
e、程序执行结束自动生成.qv后缀的性能统计文件,查看性能统计信息:处理步骤:
●若需要显示调用关系图,则使用图形终端访问工具软件登陆该主机;
●执行qv命令打开性能统计信息文件;
●分析qv文件产生的性能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能够对计费系统的所有程序模块的性能做出一个量化的分析和统计,为开发人员对代码改进提供直接的依据。
二、能够支持C++、Visual C++、Visual Basic和Java语言编写的程序代码。
三、不需要对现有系统的代码做任何修改,qv系统自动重新生成可执行代码,程序执行完成后,系统可以给出程序的模块调用关系图、程序代码的执行效率、执行次数、执行时间等性能相关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现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例对应的数据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例对应的方法过程描述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的设计原理是:本发明通过目标码插入技术,在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和库文件中进行插桩,所谓的插桩就是插入性能统计代码。然后运行插桩后程序,程序启动后每一次的函数调用都要通过函数插桩接口进行性能统计,统计信息包括该调用消耗的CPU时钟周期、调用次数、调用的父函数、调用子函数等性能指标信息,这样就不会遗漏掉任何函数调用的性能相关信息,并生成相关性能统计文件,并且通过相关工具软件进行可视化输出,进而对软件系统的性能做到一步到位的量化,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任何软件系统的任何性能问题总是能通过函数代码执行调用的时间片消耗反映出来,进而对性能问题进行定位。
基于上述原理,本发明的初步设计流程图如图1所示,即
生成可执行文件和库文件;
对可执行文件和库文件插桩;
执行可执行插桩程序;
插桩代码收集性能统计信息;
程序执行结束,插桩代码导出性能统计文件;
工具软件查看信息。
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对应的方法步骤如下:
a、可执行文件生成:
处理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兴软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兴软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05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形成线环期间控制键合工具的轨迹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PCB制造的库存管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