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胶体纤维产品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1133.1 | 申请日: | 200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9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何卫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尼斯克(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9/152 | 分类号: | A23C9/152;A23C9/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3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 胶体 纤维 产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产品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食用胶体纤维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颗粒内容物的饮品作为人们日常食用的奶制品广受欢迎,但是为了制作口感良好的饮品添加纤维颗粒,现有技术中也比较多,但是采用的胶体比例不佳,工艺参数不好,导致产品的性状和口感很差,例如CN1253741A,生产颗粒凝胶饮料,公开日为2000年5月24日,用茄科假酸浆属的种子加入金属元素得到凝胶,但是没有确切的控制产品硬度和形状的方法,不能适合工业生产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食用胶体纤维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利用独特的胶体和独特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产品的性状和形状的稳定,同时应用范围非常广,可以在中性和酸性的产品中添加本发明的胶体纤维产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食用胶体纤维产品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产品的制备步骤如下:
a)将食用胶体用热水溶解;
b)再将钙盐用水溶解;
将胶体溶液缓慢倒入钙盐溶液中,并搅拌,然后静置一段时间进行固化,形成纤维凝胶;
c)固化后过滤,将过滤得到纤维凝胶备用;其中,优选的固化时间为30分钟以上;
d)将所述过滤出的纤维凝胶再经过胶体磨磨至粒径3微米-8毫米,优选0.5毫米-3毫米,后浸泡20分钟后过滤(优选:30-200目筛子过滤),得到本发明的纤维产品;
其中,所述食用胶体与钙盐的重量比例范围为:胶体∶钙盐=(0.5-10)∶(0.5-15),优选(1-5)∶(0.5-3)。
上述的食用胶体为:果胶;或,果胶与海藻酸钠混合物,重量比例范围为:果胶∶海藻酸钠=(1-9)∶(1-10),优选(4-6)∶(3-7);或,果胶与魔芋胶;重量比例范围为:果胶∶魔芋胶=(1-9)∶(0.1-10),优选(4-6)∶(1-7);或,果胶与羧甲基纤维素钠;重量比例范围为:果胶与羧甲基纤维素钠=(1-9)∶(0.1-10),优选(4-6)∶(1-7);或,果胶、魔芋与羧甲基纤维素钠;重量比例范围为:果胶、魔芋与羧甲基纤维素钠=(1-9)∶(0.1-10)∶(0.1-10),优选(4-6)∶(1-6)∶(1-6)。
上述的步骤b)中的方法如下:将胶体注入钙盐溶液,边注入边搅拌,形成不规则形状纤维凝胶,固化后滤出,过胶体磨通过调整间隙,形成-纤维颗粒(颗粒大小应适合用UHT处理,并且可见为宜),纤维颗粒添加到酸性或中性的配料中,通过UHT处理形成含有可见纤维颗粒的产品。添加比例优选(0.5-5)∶100,该配料的选择范围可包括:酸性(酸性含果汁或不含果汁饮料、调酸乳饮料、乳酸菌饮料)配料,中性配料(中性奶、中性乳饮料),酸奶(可在胶体磨处理后直接添加到酸奶中);或者,步骤b)中的方法如下:将胶体与钙盐以如下方式混合:将胶体滴入钙盐溶液,形成球状纤维,这类规则的纤维产品可以再杀菌后直接添加到产品中(如酸奶),或加到产品中共同进行二次灭菌。
上述的钙盐为现有技术中食品领域中常用的钙盐,优选使用乳酸钙、氯化钙。
上述的步骤a)中食用胶体的重量百分比为:0.5-10%,优选2%。
上述的步骤a)中优选水的温度范围为:65-85℃。
上述的步骤b)中钙离子浓度为:0.01-0.5mol/L,优选0.02-0.06mol/L。
上述的所述的步骤b)中优选水的温度范围为:20-50℃。
上述的步骤c)中所述的固化时间为30分钟以上。
用本发明方法及产品的优点如下:
本发明产品的综合口感及其结构、得率很好,产品有一定硬度,并且弹性较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12的组份及其重量比例如下:
实施例1
a、将食用胶体用85℃水溶解,重量百分比为10%;b、再将钙盐用50℃溶解;将胶体溶液缓慢倒入钙盐溶液中,钙离子摩尔浓度0.06mol/L,并搅拌,然后50℃下静置一段时间进行固化,形成纤维凝胶;c、固化30分钟以上后过滤,将过滤得到纤维凝胶备用;d、将所述过滤出的纤维凝胶再经过胶体磨磨至粒径8毫米,后浸泡20分钟后过滤(200目筛子过滤),得到本发明的纤维产品。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尼斯克(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丹尼斯克(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11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鸡血血浆蛋白粉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虾的保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