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筒井壁淋水的移动式截水方法及可移动式截水槽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1263.5 | 申请日: | 2009-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8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申;辛培宏;杨思臣;程志彬;刘增东;庆文奎;孙厚伟;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第五建设公司第三工程处 |
主分类号: | E21D5/00 | 分类号: | E21D5/00;E21D7/00;E21F16/00;E21D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4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筒 井壁 移动式 方法 水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立井施工中井筒井壁淋水的承载和导流技术,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在立井施工过程截水导入工作面防止水进入模板而影响井壁质量的井筒井壁淋水的移动式截水方法及可移动式截水槽。
背景技术
截水槽目前已广泛的应用于开凿竖井过程中截取井壁淋水,以实现保障井壁的成形质量,提高井壁质量,减少水泥浆的流失。在凿井施工中对于井壁淋水大的井壁,具有截水功能的截水槽对保证井壁质量方面有着关键作用,对于提高凿井水平和施工效益,保证施工安全和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凿井施工综合效益方面至关重要。
目前广泛使用的截水槽多为井壁插入式的,即采用钢板直插入在施工完成的混凝土井壁内,采用插入式截水槽在安装上难度大,不易进入混凝土井壁内,在井筒向下掘过程中还需要对上部的截水槽进行拆除,不仅影响施工工期而且井壁遭到破坏在井筒施工完成后还需进行修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筒井壁淋水的移动式截水方法,其通过在井壁上设置环形的承载水体装置,将井壁淋水有效的承载并导流,其安装使用方便,可重复使用,截水效果佳,并可节约安装时间,不会破坏施工后的井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截水槽,其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可重复使用,截水效果佳,其具有方便拆装,可随模板频繁移动,并节约安装时间的优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井筒井壁淋水的移动式截水方法,用于井筒井壁淋水的承载和引流,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用与井筒井壁内侧相配合的环状主体作为一支撑体,在环状主体的外缘和井壁内侧间设置环状分布的充气气囊,该充气气囊在充气时将所述环状主体固定于井壁内侧设置;
环状主体的上部设置有环状分布的挡水板;
在气囊充气膨胀时,该挡水板与井壁内侧、充气气囊和环状共同形成盛水槽,该盛水槽用于承接井壁淋水并通过其上设置的一排水口排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截水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环状主体分为两段或者两段以上的圆弧形刚性体,通过伸缩连接装置连接形成环状,通过伸缩连接装置的伸缩以调整所述环状主体的直径大小,以进行环状主体的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截水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充气气囊分为两段或两段以上的分段充气气囊以与圆弧形刚性体配合,采用槽钢作为圆弧形刚性体,分段充气气囊位于该槽钢的槽道内限位设置,在槽钢的上部焊接固定挡板,使充气气囊充气后,在分段充气气囊、圆弧形刚性体、挡板和井壁间形成弧形的盛水槽。
所述移动式截水方法包括:
在挡板的下部开设有排水口,排水口外连接设置排水管。
一种可移动式截水槽,用于井筒井壁淋水的承载和引流,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水槽包括一置于井壁内侧设置的环状主体,所述环状主体的外侧设置与井壁接触的呈环状的充气气囊,所述环状主体的上部设置挡水板;
其中环状主体、充气气囊和挡水板与所述井壁内侧间形成一环状的盛水槽,所述盛水槽连接设置一排水口。
具体的讲,所述环状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充气气囊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在环状主体外套设充气气囊的上下缘;
所述环状主体为一曲面槽钢,所述充气气囊位于所述槽钢的钢槽内。
所述环状主体为两段或两段以上的圆弧状钢性体组成,所述相邻的圆弧状钢性体对接设置形成环状主体;所述相邻的圆弧状钢性体的对接端设置有伸缩连接装置,所述伸缩连接装置包括可伸缩丝杠和丝套组合件。
所述每段圆弧形钢性体的上端面连接设置一挡水板,所述每段圆弧性钢性体、充气气囊和挡水板与所述井壁内侧间形成一弧形的盛水槽。
所述于每段圆弧形钢性体配合设置有一分段充气气囊,所述各分段充气气囊构成环状的充气气囊。
所述挡水板分布开设于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接设置有排水管路。
本发明采用沿井筒内壁环状设置的环形主体作为支撑体,通过气囊使环状主体与井筒内壁间形成隔水设计结构,由挡水板与上述各部分组成的盛水槽进行井壁淋水的环井壁承载,然后可通过排水口排出,实现良好的井壁淋水承载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第五建设公司第三工程处,未经中煤第五建设公司第三工程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12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液压集成控制阀块系统
- 下一篇:手动插腿式液压叉车的油泵总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