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卫星导航定位中三频码波伪距和载波相位的组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1310.6 | 申请日: | 2009-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6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艾国祥;马利华;施浒立;郭际;李志刚;吴海涛;边玉敬;马冠一;孙希延;李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S5/02 | 分类号: | G01S5/02;G01S5/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01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星 导航 定位 中三频码波伪距 载波 相位 组合 方法 | ||
1.一种卫星导航定位中三频码波伪距和载波相位的组合方法,适用于广域、高动态、高精度、无需差分支持的导航定位;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终端设备接收导航卫星下行的三个码波伪距和载波相位;
b.在终端设备内部组合码波伪距和载波相位,并根据电离层影响的“正”、“负”来定义“正”组合和“负”组合;
“正”组合:多频组合系统中,无论载波组合,还是码波组合,其电离层一阶影响的符号为“正”,即处“滞后”状态;
“负”组合:多频组合系统中,无论载波组合,还是码波组合,其电离层一阶影响的符号为“负”,即处“超前”状态;
c.利用b)步中得到的“正”组合或“负”组合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
d.在接收终端内部构建双“正”组合载波,采用该双“正”组合快速消除星地距离中的电离层影响;
e.利用c)步和d)步得到已经消除电离层影响的四个(含)以上伪距观测方程,解算接收终端的真实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中,用于三频卫星导航系统中三个载波频率的选取,该三个载波频率需较均匀分布,可以快速降低电离层的延迟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131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