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耕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31742.7 申请日: 2009-04-01
公开(公告)号: CN101635041A 公开(公告)日: 2010-01-27
发明(设计)人: 门明新;朱永明;张俊梅;陈影;陈亚恒;李新旺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G06Q10/00 分类号: G06Q10/00;G06Q50/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071000河***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耕地 集约 利用 潜力 评价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业资源环境领域,具体是一种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具体为一种评价耕地投入强度、利用强度、产出效果、社会效益和利用潜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增长和耕地数量的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资源紧缺长期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人地关系将更加紧张,粮食安全问题也将更加严峻。提高耕地单位面积的产出,转变土地粗放利用的模式,努力实现耕地集约利用是解决土地供需与粮食安全这一重要矛盾的关键,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和必要条件。

耕地集约利用是指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自然质量等级的农用地,通过增加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充分发挥土地使用潜力等途径,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从而达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土地利用,不断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利用效益,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不断需求。当耕地利用的投入状况、利用程度等都达到最合理状况时,耕地的集约利用状况达到最佳,即耕地的最佳集约利用水平。耕地的集约利用潜力,即耕地利用现状与耕地最佳集约利用水平之间的差距。它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前者是耕地集约利用的基础,后者是耕地集约利用潜力区域差距的根本原因。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

土地集约利用是针对粗放式土地利用而言的。国外对土地集约化的研究出现较早。古典经济学,Ann Robert Jacques Turgot(1727-1781),James Anderson(1739-1801),Edward West(1782-1828)和李嘉图等在研究农业地租问题上,发现并证明了农地集约耕作中的报酬递减规律,并认为集约利用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耕地资源短缺和土地粗放低效利用并存现象十分突出。因此,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集约利用土地引起学术界和政府的广泛关注。目前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研究方面:美国著名的土地经济学家屹立、雷利·巴洛维、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David Ricardo)、马克伟、毕宝德、陶志红等人都对集约利用的有关概念、内涵进行了阐述。

②在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理论研究方面:最早研究土地集约利用的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威廉·配第的地租理论、英国威斯特(E.West)的报酬递减律理论、英国学者Ebenezer Howard的田园城市理论、芬兰学者E.Sanrinen的有机疏散理论、赖特的城市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理论等有关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配置的相关理论都被引人到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中;

③土地集约利用定量评价研究已成为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核心工作。包括研究内容、评价方法、指标体系构建和技术应用在内。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定量评价方面作了许多研究和尝试,主要有单项指标评价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单项指标法以德国学者Brinkman提法最为著名,他指出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可以通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劳力和资本投资额来计算,即:I=(A+K+Z),其中,I为集约度,A为劳动工资,K为资本消费额,Z为经营资本利息,F为经营面积。在多指标综合评价研究方面,多采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参评指标赋权重,然后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来计算和评价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农用地集约利用研究

土地集约利用最早来源于农业土地集约利用。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最早来自于李嘉图(David Ricardo)等古典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对农业用地的研究。并定义了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此后关于集约化的研究就一直不断进行着。自从集约化出现后,学术界对于农用地集约化的概念,就一直不断出现。

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用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研究,农用地集约利用的现状分析、变化研究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策略研究,农用地集约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研究,以及农用地集约利用所产生的效应研究等几个方面。其中,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是农用地集约利用研究中的核心内容。

研究不足及今后研究方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农业大学,未经河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17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