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叶面肥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1937.1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3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赵越;胡国华;魏自民;马君兰;李鸣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N59/24 | 分类号: | A01N59/24;A01N37/44;A01N37/42;A01N37/40;A01P21/00;C05G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150090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大豆 异黄酮 含量 叶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领域,属于肥料范畴,是一种能够提高大豆产品次生代谢产物,特别是异黄酮含量的叶面肥。
技术背景
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我国,特别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大豆异黄酮是属于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异黄酮成分,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1993年,L.Coward指出,大豆异黄酮可能是日本人癌症发病率比美国人低的主要原因,这使大豆异黄酮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H.Adlercreutz(1995)首次报道,异黄酮与哺乳动物的雌激素结构相似,故而具备雌激素的多种生理活性。至此,大豆异黄酮成为学术界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在植物中,一些异黄酮化合物有抗真菌的活性,有的异黄酮本身就是植物抗毒素。许多流行病学,免疫学及动物试验研究证实:大豆异黄酮具有弱雌性激素性质(Hermanc等,1995),能够缓解更年期症状;降低一些与激素有关的癌症的发生;对其它的一些生理学过程起到积极的影响,如神经生物学活动;预防甚至治愈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美国ADM公司向市场推出含浓度40%的大豆异黄酮制品,以防止人类对异黄酮摄入不足而引起的疾病。根据日本科研人员从免疫学调查和骨质密度与异黄酮摄取关系推算,成人每日异黄酮摄取量至少应在30~40mg(谢明杰等2004)。在自然界中,异黄酮的资源十分有限,在含量最高的大豆中所含的异黄酮也仅为0.1~0.5%,如何提高大豆中的异黄酮含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我国政府对发展大豆产业也极为重视,实施了“国家大豆行动计划”。2003年年初,国家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扶持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有关措施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要以开发大豆磷脂、皂苷、异黄酮、食用纤维等功能性食品为方向,加快研究高质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具有特殊营养功能的大豆新产品。
但是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纯化与测定上,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豆异黄酮资源短缺的问题,可以说提高大豆中的异黄酮含量才是“治标又治本”的方法,本发明就是利用外源诱导手段对大豆次生代谢途径进行调节,以实现提高大豆异黄酮含量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叶面肥及方法,以实现提高大豆生长过程中多种有益代谢产物,特别是异黄酮含量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叶面肥,主要为:水杨酸50-120mg/L、硝普钠70-100mg/L、茉莉酸甲酯60-100mg/L、水解氨基酸50-80g/L和乙醇1-3g/L的混合溶液。该溶液的pH为6-8。
本发明的叶面肥中,还可以含有氮、磷、钾及微量元素。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上述叶面肥的方法为:
a)将水解氨基酸放入水中,搅拌70-120转/分钟,制备成50-80g/L的水解氨基酸溶液,于50-60摄氏度下,按50-120mg/L的量加入水杨酸,冷却后按1-3g/L的比例加入乙醇,用氢氧化钾调节pH值6-8,制成溶液A;
b)将溶液A加入到茉莉酸甲酯中,震荡溶解后制成溶液B,茉莉酸甲酯的加入量为60-100mg/L;
c)用水将硝普钠干粉震荡溶解后,加入到溶液B中混匀制得叶面肥,硝普钠的加入量为70-100mg/L。
本发明的其特点在于:
喷施本发明的叶面肥后,能够调节叶片气孔张开以促进肥料吸收,能够增加作物的抗病能力,促进叶片PAL活力,提高大豆籽粒PALmRNA的含量、可溶性蛋白、色氨酸、daidzein、genistein以及总异黄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从茉莉酸甲酯等物质对生长期大豆类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调控机理入手,结合大豆各个生长期生理生化特点,采用这种外源生物诱导的方式,提出了一种提高大豆异黄酮产量的叶面肥。
本发明的叶面肥的主要组成为:
水杨酸50-120mg/L、硝普钠70-100mg/L、茉莉酸甲酯60-100mg/L、水解氨基酸50-80g/L和乙醇1-3g/L的混合溶液,本发明的叶面肥溶液的pH为6-8。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上述叶面肥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将水解氨基酸放入反应器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加温后,加入水杨酸,待温度冷却后加入乙醇,制备成溶液A。
第二步,由于茉莉酸甲酯干粉在常态下需要密闭和避光保存,因此用注射器吸取部分溶液A作为溶剂注入到盛装茉莉酸甲酯干粉的瓶中,震荡溶解茉莉酸甲酯干粉后,再用注射器从瓶中吸出后与溶液A混合制备成溶液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未经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19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可调整退片距离机制的吸入式光驱
- 下一篇:熔融金属液位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