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2028.X | 申请日: | 2009-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9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许年辉;吴上炫;周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光绿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67 | 分类号: | H01L23/467;H01L23/367;H01L23/373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散热模组,且特别是关于一种配置于热源用以协助热源散热的散热模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电子元件的运作效能愈来愈高,使得各种电子元件的发热功率亦不断地攀升。为了预防电子元件过热而导致电子元件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地失效,所以提供足够的散热效能将变得非常重要。
为了有效地降低电子元件于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可在温度容易升高的电子元件上加装散热模组,用以迅速移除这些电子元件于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在现有技术中,散热方式有自然对流及强制对流两种。
采用自然对流的散热模组必须具有庞大的散热器,才能具备足够的散热效能。然而,这种散热模组体积与重量较大,致使制造成本较高。采用强制对流的散热模组必须额外设置风扇,而风扇会占用额外的体积。
当散热模组使用轴流式风扇时,难以针对特定区域进行散热,使得散热效果并不理想。当散热模组使用离心式风扇时,风扇的出风量较小,故无法达到预期的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散热模组,用以配置于热源上,并提供热源良好的散热效果。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模组,适于对一热源进行散热。散热模组包括一第一散热器、一风扇、一第二散热器与一隔板。第一散热器适于连接至热源,且具有一出风口。风扇相邻于第一散热器设置。第二散热器连接至第一散热器。隔板配置于第一散热器与第二散热器之间,且隔板具有一入风口,其位置对应于风扇的位置。风扇所驱动的气流依序流经第二散热器、入风口及第一散热器,然后经由第一散热器的出风口排出,此外,风扇所驱动的气流于第二散热器内部的流向是与于第一散热器内部的流向相反。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散热模组利用多个散热器及隔板来构成重叠流道,所以能够增加散热模组与气流间的热交换面积与热交换时间,以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散热模组的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散热模组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散热基板的第二表面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散热基板的第二表面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热源、散热基板、第一散热器及风扇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散热模组的示意图。
100、100a、100b:散热模组
120、120a、120b:第一散热器
121a:散热基板
121b:散热鳍片
122:出风口
130、130a:风扇
140、140a:隔板
142:入风口
150、150a:第二散热器
160:导流壳体
170:出口导流件
A1:热源正投影
A2:风扇正投影
A3:有效散热区域
H:热源
R1:第一流道
R2:第二流道
S1:第一表面
S2:第二表面
θ:扩散角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多个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散热模组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散热模组100适于对一热源H进行散热,热源H例如为发光二极管光源。散热模组100包括一第一散热器120、一风扇130、一隔板140与一第二散热器150。
第一散热器120适于连接至热源H,并具有一出风口122。风扇130相邻于第一散热器120设置。第二散热器150连接至第一散热器120。隔板140配置于第一散热器120与第二散热器150之间,且隔板140具有一入风口142,而入风口142的位置对应于风扇130的位置。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散热器150是叠放于第一散热器120上方,使风扇130所驱动的气流于第二散热器150内部的流向与于第一散热器120内部的流向相反,此设置不仅可延长散热模组100内的气流流道,也可缩小散热模组100的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光绿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扬光绿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20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