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位置测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2110.2 | 申请日: | 200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1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延斯-托尔斯滕·格罗瑙;米可·霍伊里希;蒂诺·维格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伯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00 | 分类号: | G01B7/00;G01B7/02;F15B15/2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车 文;张建涛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位置 测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位置测量系统,其具有(a)轴承;(b)在轴承 中引导的杆,该杆由可磁化的材料制成并且具有外部直径;(c)线性 磁场传感器;以及(d)磁体,该磁体邻近于线性磁场传感器布置。
背景技术
这种位置测量系统例如应用在气动缸或液压缸中,该气动缸或液 压缸布置在变速调节器中。变速调节器用于在自动变速器中实施换档 运动。因此,包含有变速调节器的变速器的电控制装置能够不间断地 检测气动活塞或液压活塞的位置,该变速调节器具有位置测量系统。
出于稳定原因,杆通常由钢制成。在杆上布置有磁体,该磁体的 位置由线性磁场传感器来探测。
对于公知的位置测量系统,不利的是,其费事的制造。为了磁体 的磁力线通过由钢制成的杆不发生变形,磁体借助不可磁化的接纳部 固定在杆上并且在杆上凸出。具有安设的、位于杆的直径的外部的接 纳部的杆不能通过轴承引导,这导致费事的装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可特别易于装配并且同时精确进行 测量的位置测量系统。
本发明通过类属的位置测量系统来解决该问题,在该位置测量系 统中,杆具有凹部,并且磁体布置在围绕杆的圆柱壳形的包面内凹部 中。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位置测量系统,有利的是,该位置测量系统特 别易于装配。因此,具有装配在凹部中的磁体的杆可被插入到轴承中 并且在那被固定。
此外,与现有的位置测量系统相比得到较小的结构空间。根据本 发明的位置测量系统的其他优点在于,尽管磁体布置在轴承直径中, 但没有发生磁屏蔽并且传感器无干扰地工作。
位于磁体的周围的、也可称作铁磁性材料的可磁化材料使得由磁 体发出的磁力线变形。因此,原本预期的是,将磁体布置在杆中的凹 部中导致磁力线受到杆的影响,使得位置测量系统的位置测量结果失 真。由于此原因,磁体迄今始终布置在圆柱壳形的包面外。但已经显 示出的是,杆的改变磁力线的影响被减小到如此程度,以使得虽然存 在杆的负面的影响仍能实现准确的位置确定。换句话说,借助根据本 发明的位置测量系统克服了下述偏见,即磁体必须始终关于杆尽可能 远地径向向外布置。
尤其是这样来布置线性磁场传感器,即杆的位置可被检测并且可 通过电调控单元来读出。
下述特征,即磁体布置在围绕杆的圆柱壳形的包面内凹部中,可 以理解为,磁体被定位在杆的直径内。换句话说,磁体这样被布置在 凹部内,以使得该磁体不在杆上径向突出。
圆柱壳形的包面是设想的圆柱壳形的面,该面是圆柱壳形的,该 面的点全部位于杆外,并且对于该面而言,不存在具有上述两个属性 的、具有更大的直径的设想的圆柱壳形面。包面的概念也如在数学意 义中那样被应用。
轴承优选构造在套筒上,该套筒可具有敞开的端部和与敞开的端 部对置的闭合的端部。换句话说,杆至少部分地在套筒中引导,其中 能够实现、但不是必要的是,杆在其整个纵向延伸部上与套筒保持接 触。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凹部布置在杆的轴向的边缘上并且过渡到 边缘中。在这种情形中,凹部也可称作边缘的缩进部。根据优选的可 替代的实施方式,凹部与边缘间隔地安置。
能够实现、但不必要的是,杆具有圆柱形的基本构型。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杆在杆纵向方向上延伸,其中,凹部具有 基面,该基面在杆纵向方向上具有基面长度,并且其中,磁体在杆纵 向方向上具有磁体长度,该磁体长度小于基面长度的0.6倍,尤其是小 于基面长度的一半。由此,通过杆的磁力线被特别小地变形。
凹部优选在关于杆纵向方向的一侧上由第一凹壁所限定,其中, 磁体具有与第一凹壁的距离,该距离至少相应于磁体长度。因此,能 够实现磁体的通过杆的磁力线的特别小的变形。
于是,当第一凹壁与杆纵向方向围成小于45°的第一角时,则对 通过杆的磁力线的干扰特别小。
凹部优选在与第一侧对置的第二侧上由第二凹壁所限定,并且磁 体具有与第二凹壁的至少是磁体长度的距离。第二凹壁与杆纵向方向 优选围成小于45°的第二角。
能够实现、但不是必要的是,第一凹壁和第二凹壁以相对于杆纵 向方向相同的角倾斜地分布。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伯科有限公司,未经威伯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21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