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闭系统和安全灯芯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2326.9 | 申请日: | 200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1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肯乃斯·M·郝 | 申请(专利权)人: | 布兹必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19/00 | 分类号: | F21L19/00;F21V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立荣 |
地址: | 南非约*** | 国省代码: | 南非;Z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闭 系统 安全 灯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闭系统和一种用于容器的密闭方法。
背景技术
发明人知道用作带灯芯的蜡烛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流体容器,灯芯从封闭件悬垂到贮存在容器里的可燃流体中。
密闭系统和附接灯芯的方法在机械方面复杂,并且导致成本增加。
此外,发明人认识到:有充分的理由担心石蜡灯倒下然后导致火灾,并需要更安全的石蜡和其他液体燃料灯。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塑料容器的密闭和灯芯系统,所述容器被用来容纳可燃液体并且具有通往开口的颈部。该系统包括:
·罩帽,其具有:
可变形的肩区,其构造成与容器的颈部的内表面相抵接;
边缘部,其构造成在使用中与容器的颈部的外表面相交叠;
·限定机构,其用于限制肩区在边缘部方向上的变形;
·铆钉,其具有穿过其中的细长孔;和
·灯芯,其可穿过铆钉孔。
铆钉的头部可以扩展以便与罩帽相接合,从而将它保持就位。这可以通过当它就位时进行撞击从而使铆钉的头部变形来实现。
可以设置垫圈,在使用中该垫圈将铆钉夹在垫圈和罩帽之间。
罩帽可以由金属制造。
限定机构可以是坚硬的环,该环的大小和尺寸使得该环贴合地安装到容器颈部的外表面上。
限定机构可以是高张力塑性材料,例如玻璃填充的尼龙环,或者金属环。
限定机构可以与颈部形成一体。
限定机构可以是颈部的坚硬部位。
限定机构可以使用与颈部相同的塑性材料制造。
密封圈可以设在颈部上边缘和罩帽之间用来提高密封性。
灯芯可以对折成双股,以便一对尾端浸入容器中的可燃流体中,而灯芯的折回部则可以用作燃烧点。
可以提供灯芯盖。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安全灯芯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灯芯壳体,在使用中灯芯穿过该灯芯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杆部、它的至少一个端部区和止挡部,在该止挡部的最宽处比杆部宽;和
·位于该壳体上的套筒,该套筒可以从壳体上的暴露位置位移到熄灭位置,在该暴露位置上灯芯被暴露出来,在该熄灭位置上灯芯被遮蔽,并且套筒的壳体止挡部接合部分与壳体止挡部相接合,以便在灯芯点亮着的时候套筒将灯芯的火焰熄灭。
壳体可以是具有孔的柱形管子,该孔的大小和尺寸使得灯芯从中穿过,且一端部区变形成为顶部。
套筒可以是管子,其内径大于壳体的杆部的外径,所以套筒与该杆部松配合,而且当壳体从垂直位置移到横卧位置时(例如当壳体倒下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该套筒可以从暴露位置自由地位移到熄灭位置。
套筒可以是锥形的、管状的或者其它几何形状。
套筒的止挡部可以是锥形套筒的收缩端,或者它可以是在套筒一端部的限制机构,例如在端部的拐弯如j形端部。
壳体可以是铆钉。
铆钉可以是如上所述的密闭和灯芯系统的一部分。
安全灯芯系统可以用于液体燃料灯如石蜡灯。
在灯的使用中,套筒处于暴露位置,其中灯芯被暴露且能够被点燃,如果由于任何原因灯被碰倒或落到地上,由于撞击、重力或者它们两者的共同作用,套筒在灯芯壳体上从它的暴露位置位移到熄灭位置从而将灯芯遮蔽而灯芯火焰熄灭,因而减小了火灾发生的风险,套筒被灯芯壳体的止挡部保持在熄灭位置。
可以提供盖子,该盖子安装并保持在壳体和套筒的上面。
盖子可以是帽盖的形式,其具有一个或多个内突起,该突起与该密闭装置的一部分相接合从而将该帽盖保持就位。
附图说明
现在仅以非限制性的举例方式,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在图中:
图1a,1b和1c示出了用在可燃流体容器上的本发明的密闭系统,其中图1b是图1a的A-A剖视图;
图2a至图2f详细示出了本发明的密闭系统;和
图3a至3f又详细示出本发明的安全灯芯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
参考标记10总体广泛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PET石蜡蜡烛容器。
容器可以由聚碳酸酯制成,虽然聚碳酸酯目前比PET昂贵,但是更耐高温、有更高的物理强度和良好的透明度。
容器10具有颈部12,该颈部12与容器其他部位的壁厚相同,并且具有内表面14、外表面16和开口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布兹必公司,未经布兹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23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