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循环系统的过热度控制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3328.X | 申请日: | 200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2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生;相金波;王东参;赵慧敏;刘俊明;秦鸿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三菱重工海尔(青岛)空调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9/02 | 分类号: | F25B49/02;G05B19/04;G05D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张焕亮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循环系统 热度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循环系统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制冷循环系统的过热度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循环系统通常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机构四大部件。其中节流机构具有控制蒸发器出口制冷剂过热度的功能。如图1所示的,在蒸发器出口设置压力传感器P和温度传感器T,利用与压力传感器P测得压力值所对应的饱和温度关系得出饱和温度值,饱和温度值与温度传感器T测得的温度值之差即为过热度值。或者如图2所示,在蒸发器的进出口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T1和T2,利用T1、T2测得的温度值的差近似的作为过热度值。
在工况一定、负荷一定的情况下,过热度值越接近某一特定值即,最佳过热度,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制热效果越好,系统的能效比越高。但是随着工况和负荷的变化,这一特定值也会变化。目前大多对固定工况下不同负荷设定不同过热度定值,以适应负荷变化。但是此种控制方式必须预设过热度定值作为最佳过热度,因此如果设定的有误差就会造成能效比较低。另外热工测试元件本身也会产生测量误差(如图1所示)或设计计算误差(如图2所示)导致实际的过热度和所测得的过热度之间存在误差,即实际的过热度并不是所设定的过热度定值。从而导致制冷循环系统的能效比较低。目前通常考虑的是提高过热度检测的准确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即,使得实际的过热度尽量的接近于预设的过热度定值。中国专利CN200510122563.9公开了一种空调机的过热度控制系统及其方法。该发明采用的方法包括:监测蒸发器温度;监测冷凝器温度;从所监测的冷凝器温度预测所述压缩机排出压力,并根据所预测的压缩机排出压力和所监测的蒸发器温度计算目标排出温度而控制所述压缩机的吸入过热度。以此改进低温条件下的对压缩机吸入过热度的控制。但是此种方式因为仍然需要预设过热度定值作为最佳过热度,其依然不能很好避免因实际的过热度和最佳过热度之间的误差所带来的能效比损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循环系统的过热度控制方法,以更好的避免因预设的过热度定值和最佳过热度之间的误差所带来的能效比损失。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更好的避免实际的过热度和检测的过热度之间存在的误差所带来的能效比损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循环系统的过热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启动一定时间后将过热度向预设方向调整一个预设级别;
B、判断调整后的能效比是否比调整前的更高;
C、步骤B判断为更高时,将过热度向预设方向调整一个预设级别一定时间后进入步骤B;
D、步骤B判断为更低时,将过热度向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调整一个预设级别一定时间后进入步骤B。
由上可以看出,通过比较过热度调整前后的能效比,就可以知道最佳过热度是高于还是低于实际的过热度。然后据此不断的调整实际的过热度以不断接近最佳过热度。这样就不必预设一个过热度定值作为最佳过热度。从而避免了预设的过热度定值和最佳过热度之间的误差所带来的问题。同时,即使因热工测试元件或设计计算等原因仍然存在测量值上的误差,但是该误差并没有影响调整的方向,也就是说实际的过热度依然是在向最佳过热度靠近,也就避免了实际的过热度和检测到的过热度之间的误差所带来的影响。使得实际的过热度能更接近最佳过热度。从而只要调整间隔时间以及等级设置合理就可以很简便的实现实际的过热度向最佳过热度的平稳快速接近。进而有效的提高能效比。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A包括: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启动一定时间后将过热度调低一个预设级别。
由上可以看出,因为通常过热度带来的效应是偏向负面的,而启动时的过热度往往是偏高的。即,一开始最佳过热度更可能低于实际的过热度。所以第一次调整是调低一个预设级别可以更快的使实际的过热度接近最佳过热度。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A包括:
A1,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启动;
A2,将过热度保持为预设值一定时间;
A3,将过热度向预设方向调整一个预设级别。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B包括:
B1、判断调整后的蒸发温度是否比调整前的更高;
B2、步骤B1判断为更高时,确定调整后的能效比比调整前的更高,步骤B1判断为更低时,确定调整后的能效比比调整前的更低。
由上可以看出,因为蒸发温度和能效比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所以可以根据容易检测的蒸发温度的变化趋势来得到能效比的变化趋势。由此根据调整前后蒸发温度的比较结果就可以确定调整前后能效比的比较结果,从而正确的确定过热度需要调整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三菱重工海尔(青岛)空调机有限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三菱重工海尔(青岛)空调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33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平组合相变换热器
- 下一篇:适用于别墅建筑的中水热能回收及回用一体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