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轮模块及吸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3393.2 | 申请日: | 200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6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杨玮弘;栗育仁;李威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00 | 分类号: | A47L9/00;A47L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轮 模块 吸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尘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吸尘装置及其滚轮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研发具有可自动执行吸尘与自动回程充电功能的清洁机器人(或称为自走吸尘器),以取代传统上需人力操作的吸尘器。使用者只需设定清洁机器人的清扫模式,即可自动执行清洁地面的工作。
然而,有些特殊区域,例如窗台、转角及楼梯等,由于清洁机器人所能达到的清洁效果有限,不适合用上述清洁机器人来进行清洁任务。此时,使用者必须另外准备一台传统且非自走式吸尘器来清洁上述特殊区域。
另外,兼具有自动与手动吸尘功能的清洁机器人,当其被切换至手动吸尘模式时,外接软管的清洁机器人最好能够被自由移动,以让使用者能够利用拖行软管而将之随意地拖动。然而,由于清洁机器人的马达是经由减速齿轮组耦接至滚轮,所以滚轮会直接地受到减速齿轮组的牵制,并无法顺利地自由滚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滚轮模块,适用于吸尘装置,用以使其滚轮能够顺利地于动力传动模式与自由滚动模式间切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吸尘装置,用以切换其滚轮模块的滚轮至动力传动模式或自由滚动模式。
本发明提出一种滚轮模块,适用于吸尘装置。滚轮模块包含动力输出部件与滚动部件,且动力输出部件具有转轴。滚动部件连接动力输出部件,且沿轴向旋转。滚动部件包含滚轮、离合器及限位件。滚轮具有轴孔、垂直于轴向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形成于第一侧面的凹陷部以及形成于第二侧面的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离合器具有套筒以及形成于套筒外周围的耦合部,套筒套住转轴且穿过轴孔,且第二限位部位于第一限位部与耦合部之间。限位件,位于滚轮之第二侧面,且可旋转地连接于套筒。其中,滚轮沿轴向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切换,当滚轮位于第一位置时,限位件承靠于第一限位部,且耦合部与凹陷部嵌合,使转轴利用离合器带动滚轮旋转,当滚轮位于第二位置时,限位件嵌入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间,耦合部与凹陷部分离。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限位部包含至少一板块,且板块与第二限位部之间具有一段差,以形成容置空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限位件包含片件与至少一柱体,且柱体位于片件远离动力输出部件的一侧。当片件嵌入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间时,柱体承靠于第一限位部边缘以限制限位件沿轴向旋转。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滚动部件还包含盖体,限位件包含至少一柱体,盖体套设于柱体,以带动限位件沿轴向旋转。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滚动部件还包含固定件,固定件设置在盖体相对于限位件的另一侧,且滚轮具有至少一卡槽,固定件组装至卡槽,以限制盖体带动限位件沿轴向旋转。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固定件是板件,滚轮具有两卡槽,固定件的两端分别延伸并弯折而卡合于卡槽。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固定件具有至少一凸块,盖体具有至少一孔洞,且凸块对应孔洞并嵌合于其中。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滚动部件还包含至少一卡扣部,卡扣部自第一限位部边缘向内切入而包含弹性臂与止挡块,其中止挡块位于弹性臂前端。当限位件嵌入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间时,止挡块卡固限位件,以限制限位件沿轴向旋转。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限位件包含片件与至少一柱体,且柱体位于片件远离动力输出部件的一侧。当片件嵌入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间时,柱体旋入卡扣部,并承靠于止挡块,以限制限位件沿轴向旋转。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滚轮位于第二位置时,限位件可相对于滚轮沿轴向旋转,以嵌入于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滚轮模块还包含锁固件,限位件具有通孔,锁固件依序穿过通孔、套筒与转轴而将滚轮模块锁固至动力输出部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套筒的套口的形状与转轴相符。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套口的形状为多边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套筒与耦合部为一体成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限位件具有至少一凹洞,滚轮具有至少一凸点,凸点位于滚轮的第二侧面,且嵌合于对应的凹洞中。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限位件具有至少一凸点,滚轮具有至少一凹洞,凹洞位于滚轮的第二侧面,且凸点嵌合于对应的凹洞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33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纺织用电气石超细粉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吡唑-苯并咪唑类衍生物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