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割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3698.3 | 申请日: | 200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7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古居伸康;稻垣忠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主分类号: | B23D29/00 | 分类号: | B23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 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由电机驱动而旋转的切刀切割被切割材料的截断器或圆盘锯等切割机。
背景技术
作为切割机,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样,已知有一种如下的截断器:在俯视下为矩形的底座上设置在壳体内收容电机且在前方具备圆盘状的切刀的本体,能够通过突出到底座下方的切刀进行对被切割材料的切割。在这种截断器中,在壳体的后面形成吸气口,通过设置在输出轴上的风扇的旋转从吸气口吸入冷却用空气,从设置在壳体的正面侧、侧面的排气口排出,由此实现对电机的冷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88559号公报
在整流子式电机的情况下,在壳体内的后方部收容有与设置在输出轴上的整流子滑动接触的电刷。因而,在从壳体后面的吸气口吸入冷却用空气时,如果在作业中产生的粉尘也一同被吸入,则存在粉尘侵入到整流子和电刷的滑动接触部分的情况,由此产生整流不良,缩短电刷寿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粉尘侵入到整流子和电刷的滑动接触部分,能够维持最佳的整流作用和电刷寿命的切割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吸气口的、沿冷却用空气的流入方向位于整流子和电刷的滑动接触部分的上游侧的区域,设置有阻止冷却用空气从该区域进入的封堵部。
第二方面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为了简单地形成封堵部,将封堵部与壳体形成为一体。
第三方面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发明中,为了更有效地抑制粉尘侵入整流子和电刷的滑动接触部分,在封堵部的冷却用空气通过侧的端面形成有将冷却用空气向远离整流子和电刷的滑动接触部分的方向引导的倾斜面。
根据第一方面的发明,通过采用封堵部,有效地抑制粉尘侵入整流子和电刷的滑动接触部分,能够维持最佳的整流作用和电刷寿命。此外,由于将封堵部设置在必要最小限的区域,所以也能够抑制电机的冷却效率的降低。
根据第二方面的发明,除了第一方面的效果之外,还能够通过与壳体的一体成形简单地形成封堵部。
根据第三方面的发明,除了第一或第二方面的效果之外,还能够通过倾斜面更有效地抑制粉尘侵入到整流子和电刷的滑动接触部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截断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体的后视图。
图3是电机壳体的后方部的纵截面图。
符号说明
1…截断器;2…本体;3…切刀;4…底座;5…电机壳体;7…刀片罩;10…排气口;18…轴承套;20…电机;21…输出轴;23…刷握;24…碳刷;25…整流子;26…吸气口;27…封堵部;28…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作为切割机的一例的截断器的立体图,截断器1俯视下为矩形的底座4上具备具有圆盘状的切刀3的本体2。本体2,在收容有电机的有底筒状的电机壳体5的前方(图1的右下方向),连接收容有减速机构的筒状的齿轮壳体6,在该齿轮壳体6的前方连接刀片罩7,在向刀片罩7内突出的未图示的主轴上安装切刀3,使切刀3的下方部分向底座4的下方突出。8是设置在本体2的上方具备开关9的把手,10、10……是在齿轮壳体6和刀片罩7之间形成的排气口。
此外,本体2的一个侧端通过轴12能够向上下方向旋转地轴连接在连接板11上,连接板11通过翼形螺钉15可固定在沿着导向槽14的任意的位置,且轴连接在立设在底座4上而具有圆弧状的导向槽14的扇形的导向板13上。另一方面,在本体2的另一侧端侧,同样地圆弧状的深度固定器(depth guide)16相对立设在底座4上的扇形的导向板13轴连接,刀片罩7通过翼形螺钉17连接在该深度固定器16上。由此,沿着深度固定器16改变由翼形螺钉17的连接位置,使本体2以轴12为中心旋转,从而能够改变从底座4突出的切刀3的突出量(切入量)。此外,通过改变两侧的导向板13、13中的连接板11和深度固定器16的固定位置,使本体2倾斜,能够改变切刀3对底座4的角度。
另一方面,图2是本体2的后视图,图3是电机壳体5的后方部的纵截面图,在电机壳体5内的后端中央一体地形成有帽状的轴承套18,在侧面在半径方向分别一体地形成有筒状的保持部19、19。被收容在电机壳体5中的电机20的输出轴21的后端通过滚珠轴承22轴支承在轴承套18上,另一方面,在保持部19上安装前端保持碳刷24的刷握23,在刷握23被安装的状态下,使碳刷24与设置在输出轴21上的整流子25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36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