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3721.9 | 申请日: | 200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4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董岩;王安宇;李国洋;何渝;杨杰;李春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18 | 分类号: | H04W88/18;H04L12/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彭愿洁;李文红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处理 方法 以及 数据处理系统 | ||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网络设备获取各用户的自定义参数信息;
对获取到的自定义参数信息进行合法性检测,若检测通过,则按照预置的自定义信息与归一化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各用户的自定义参数信息转换为对应的归一化参数信息,其中,所述各用户的自定义参数信息中具有相同类别属性的自定义参数信息被转换为同一个归一化参数信息;
对所述归一化参数信息进行保存,并根据所述归一化参数信息执行数据维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定义参数信息包括自定义参数标识或自定义参数取值;
所述归一化参数信息包括归一化参数标识或归一化参数取值;
在所述自定义信息与归一化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中,
所述自定义参数标识与所述归一化参数标识之间的映射方式为:改名映射,或分割映射,或合并映射;
所述自定义参数取值与所述归一化参数取值之间的映射方式为:枚举到值映射,或值到枚举映射,或线性映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获取到的自定义参数信息进行合法性检测包括:
判断所述预置的自定义信息与归一化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是否包含所述获取的自定义参数信息,若包含,则确定检测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归一化参数信息执行数据维护包括:
对所述归一化参数信息进行数据校验,若校验不通过,则触发错误处理流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归一化参数信息进行数据校验包括:
判断所述归一化参数取值的初始默认值是否为预置的数值,若否,则确定校验不通过;
或,
判断所述归一化参数取值是否在预置的取值范围内,若否,则确定校验不通过;
或,
判断不同的归一化参数取值之间是否满足预置的关联规则,若否,则确定校验不通过。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归一化参数信息执行数据维护包括:
获取归一化参数取值的目标取值;
按照预置的安全规则判断归一化参数取值的目标取值是否合法,若合法,则将归一化参数取值的原取值修改为所述目标取值,若不合法,则拒绝修改归一化参数取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置的安全规则判断所述归一化参数取值的目标取值是否合法包括:
将所述归一化参数取值的目标取值发送至预置的审核平台,并接收所述审核平台反馈的审核结果,若所述审核结果为通过,则确定所述归一化参数取值的目标取值合法;
或,
判断所述归一化参数取值当前是否正在被多次访问,若否,则确定所述归一化参数取值的目标取值合法。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归一化参数取值的原取值修改为所述目标取值之后包括:
对所述归一化参数取值的原取值进行备份;
获取所述归一化参数取值为原取值时的第一系统性能数据以及所述归一化参数取值修改为目标取值之后的第二系统性能数据;
判断所述第二系统性能数据是否优于所述第一系统性能数据,若否,则将所述归一化参数取值修改为原取值,若是,则根据所述自定义信息与归一化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包含目标取值的归一化参数取值转换为对应的自定义参数取值,向所述用户下发所述自定义参数取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归一化参数
取值为原取值时的第一系统性能数据以及所述归一化参数取值修改为目标取值之后的第二系统性能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归一化参数取值为原取值时的第一话务统计数据,根据所述话务统计数据计算第一关键性能指标,将所述第一关键性能指标作为第一系统性能数据;
获取所述归一化参数取值修改为目标取值时的第二话务统计数据,根据所述话务统计数据计算第二关键性能指标,将所述第二关键性能指标作为第二系统性能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372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