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混肥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3810.3 | 申请日: | 200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6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培钊;段继贤;杨永藩;赵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混肥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混肥生产方法,尤其是一种能够在农村小批量生产、满 足农民个性化需求的复混肥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掺混复混肥一般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料化肥,以固定比例通过 物理方法混合而制成,其原料化肥主要包括含有氮、磷、钾等有效成分的单质 肥,也包括磷铵等复合肥。制造过程一般是通过人力将50公斤包装的原料化肥 经解袋、计量后,以预定比例投放入混合机搅拌混合,再根据包装规格计量包 装而制得成品,整个过程除了搅拌工序以外,基本都只能由人工完成。
由于这样的生产过程只能在复混肥厂集中进行大批量生产,以致复混肥的 品种单一,其有效成分及包装规格等都是生产前固定的,既不能根据用肥土地 的土质调整有效成分比例,也无法根据农民的实际用肥量调整包装大小,因此 产品的个性化不足,难以满足不同地区、地块、不同作物及不同目标产量等对 复混肥的不同需求,肥料利用率低,不仅增加农民负担,还可能导致土地污染、 农产品品质差等诸多问题。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复混肥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能够在农村小批量生产的、满足农民个 性化需求的复混肥生产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混肥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 步骤:设定所需配的复混肥的养分配比;使用50公斤以上的包袋装或容器的化 肥原料直接作为复混肥生产设备的进料装置;复混肥生产设备包括料仓平台、 可移动料斗、搅拌机,料仓平台设有出料口,上述包装袋位于料仓平台的上部, 其包装袋内的化肥通过料仓平台的出料口进入位于料仓平台的出料口下方的可 移动料斗,将可移动料斗内的肥料传送至搅拌器搅拌后由搅拌器出料口出料; 复混肥生产设备的出料口取得符合所需配的复混肥。
所述的包装袋化肥原料至少有二种或二种以上,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 料颗粒至少有一种为均质的复混肥。
所述的均质复混肥为以氮为主要有效养分同时含有其它养分的复混肥颗 粒、以磷为主要有效养分同时含有其它养分的复混肥颗粒、以钾为主要有效养 分同时含有其它养分的复混肥颗粒或是其化配比的复混肥颗粒,其中的两种或 三种。所述的以氮为主要有效养分的复混肥颗粒、以磷为主要有效养分的复混 肥颗粒或以钾为主要有效养分的复混肥颗粒为包含氮、磷、钾三种有效成分中 的一种为主要有效成分,以另外两种为辅助有效成分,主要有效成分在复混肥 母粒中的质量比例为10~55%,两种辅助有效成分的质量比例都为0~10%,但是 两种辅助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同时为零,有一种养分大于或等于4%。
所述的包装袋中的原料还包括单质氮肥、单质磷肥、单质钾肥、复合肥、 中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和有机肥或其它添加剂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复混肥的养分配比是根据土地的土质数据或/和农作物品种对养分的需 求数据得出所需配的复混肥的养分配比。
复混肥生产设备为小型复混肥生产设备,包括料仓平台、可移动料斗、搅 拌机,料仓平台设有出料口,料仓平台下部设有导轨,可移动料斗安装在导轨 上,可移动料斗位于料仓平台的出料口下方,具有将可移动料斗内的肥料传送 至搅拌器的传送机构,搅拌器设有出料口。
料仓平台的数量为2个以上;优选的情况下为3-12个;料仓平台可自由放 置和组合。
所述的复混肥生产设备中的料仓平台上具有若干个出料口,其下的轨道沿 出料口的安置而布置其轨迹,可移动料斗位于轨道上出料口下方。
所述的复混肥生产容器或包装袋的容量为50公斤以上,最优为50-2000公 斤。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是根据土地和农民的实际需要配置出多种不同配 比的个性化复混肥,而且配制数量也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因此能够很有针对 性的满足土地和作物需求,不仅有效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也避免了土地污染 等问题,同时降低了农民的负担。而且本发明直接使用50公斤以上的包袋装化 肥原料直接作为复混肥生产设备的进料装置,节省了容器设备,节省了人工的 搬运和拆卸,原材料从原材料工厂运出后直接到达农村或农村的田地边,根据 农民的个人需求配成不同配比不同数量的化肥,省钱有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进一步详 细说明,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38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水箱
- 下一篇:一种用过桥板固接的LED电路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