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具备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3894.0 | 申请日: | 200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6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仓内敬广;福岛功太郎;近藤晃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5/04 | 分类号: | G03G5/04;G03G15/00;G03G15/02;G03G15/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樊卫民;郭国清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照相 感光 以及 具备 图像 形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 具备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电子照相技术形成图像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 下也称为“电子照相装置”),多用于复印机、打印机、传真装置等。
在电子照相装置中,经过如下所示的电子照相工序来形成图像。
首先,使装置中具备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下也称为“感光体”)的感 光层通过带电器带有与规定电位同样的电位,之后,通过由曝光装置 根据图像信息照射的激光等光进行曝光,形成静电潜像。
从显影装置对所形成的静电潜像供给显影剂,通过使作为显影剂 的成分即被称为调色剂的被着色的微粒附着在感光体的表面上,使静 电潜像显影,作为调色剂图像而显影。
将所形成的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装置从感光体的表面转印到记录 纸等转印材料上,再通过定影装置使其定影,从而形成所期望的图像。
在通过转印装置进行转印操作时,感光体表面的调色剂并没有全 部转印移动到记录纸上,一部分残留在感光体表面上。另外,在转印 时与感光体接触的记录纸的纸粉也有时以附着在感光体表面上的状态 而残留。
该感光体表面上残留的调色剂以及附着纸粉等异物,由于对所形 成的图像的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通过清洁装置来除去。
另外,近年来无清洁剂技术发展,通过不具有独立的清洁装置而 是兼具清洁功能的显影装置、即显影兼清洁系统,回收残留调色剂, 由此除去附着纸粉等异物。
由此对感光体表面进行清洁后,通过除电器等对感光层表面除电, 从而使静电潜像消失。
这样的电子照相工序中所使用的感光体的结构为,在导电基底上 层压含有光电导材料的感光层。
感光体材料大致分为无机类和有机类光导电材料。
无机类光电导材料近年来由于其毒性而几乎不作为感光体材料来 使用。但是,对于具有无公害性的非晶硅(a-Si)感光体,目前仍在进行 开发。
a-Si感光体具有高感光度和高耐久性等优点,但另一方面,由于 使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成长法来制造,因此,存在感光层难以均匀地 成膜、容易产生图像缺陷等缺点。另外,a-Si感光体还有生产率低、制 造成本高的缺点。
这样,无机感光体存在许多缺点,因此,正在进行用于感光体的 光电导材料的开发,以使有机类的光电导材料、即有机光电导体 (Organic Photoconductor;简称:OPC)被广泛使用。
使用有机类光电导材料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下也称为“有机感光 体”),在感光度、耐久性以及对于环境的稳定性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 但是在毒性、制造成本以及材料设计的自由度等方面,与无机感光体 相比具有很多优点。
另外,有机感光体还具有如下优点:可以通过以浸渍涂布法为代 表的容易且廉价的公知方法来形成构成该感光体的感光层。
如上所述的有机感光体具有很多优点,因此,逐渐成为感光体的 主流。
另外,由于近年来的研究开发,有机感光体的感光度和耐久性得 到改善,目前除了特别的情况,均使用有机感光体作为感光体。
特别是通过开发使各种物质分别承担电荷产生功能和电荷输送功 能的功能分离型感光体,有机感光体的性能得到显著的改善。
即,功能分离型感光体,除了有机感光体具有的上述优点之外, 还具有如下优点:构成感光层的材料的选择范围广,能较容易地制作 具有任意特性的感光体。
另外,在电子照相装置中,在各种环境下对感光体反复进行上述 带电、曝光、显影、转印、清洁以及除电的操作。因此,对于感光体 而言,除了感光度高和光响应性优良之外,还要求环境稳定性、电稳 定性以及对于机械外力的耐久性(耐印刷性)优良。
即,经过由清洁部件等进行的擦拭,感光体的表面层不容易磨损, 要求高耐印刷性。
作为用于提高耐印刷性的组合,在层压型感光体的电荷输送层中 添加填料粒子来试图使耐印刷性提高。但是,认为由于填料粒子与电 荷产生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时也引起电荷产生层与电荷输送层的界 面附近的层的不均匀性,从而产生图像缺陷,因此不能说该效果很充 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38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理基站的方法、装置和基站
- 下一篇:一种可双向使用的多卡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