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辐射电地暖保温板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4009.0 | 申请日: | 200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0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周长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长忠 |
主分类号: | B29C39/20 | 分类号: | B29C39/20;E04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中***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辐射 保温 | ||
技术领域
提供一种低温辐射电地暖保温板,属于地面电取暖保温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地面电采暖是近年来发展起的新采暖方式,相对于传统煤锅炉采暖优点为:高效节能,环保清洁,分户分室,精确控温,热效率高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常用有电热膜供暖,碳纤维地暖。电热膜属聚酯片薄膜发热,长时间加热会卷曲收缩,造成发热热能下降,铺装下面的反射地暖膜,多为聚丙烯保温层或聚乙烯发泡棉,保温性能差,长时间受热会变硬、收缩,直接影响地板的平整度,更不宜铺设在混凝土中,也无法用于木龙骨地板采暖。碳纤维地暖属平面发热,其厚度多为2cm左右,面板多为玻镁板,受潮气、水侵蚀后起鼓,铺装时每块之间要留8-15cm间隙,作为电源导线用,间隙处用PVC管或泡沫板或水泥铺平整,这样会造成地板受力硬度不均匀,木龙骨铺设受力均匀,但木龙骨受热后容易弯曲,破坏地板,针对上述问题和限制,需要一种保温性能好,耐温度,承重力,无缝隙的电地暖隔热保温设施,有效的利用电转热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低温辐射电地暖保温板主要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和限制,提供一种适用于地面采暖,保温性能好,耐温度,承重力,无间隙的地板电采暖设施。具体的说:是一种直接将绝缘树脂板制成的低温辐射地暖电热板与聚氨酯隔热保温材料及全反射金属镀铝膜,由模具一次性铸浇成为一体,隔热保温性能优越,施工方便的电地热保温板,不怕潮气,水、碱、盐的侵蚀,连接结构简单,无拼装缝隙,易于在各种地板下采暖施工。
1、所用电热板图2,2-2为绝缘树脂板制成的低温辐射地暖电热板,面板是玻璃丝纤维和环氧树脂胶及阻燃矿石粉构成。该地暖电热板属低温辐射、平面发热,厚度1.2mm,用该板材利于和聚氨酯保温材料相连接。
2、所用保温材料图1,1-1为聚氨酯隔热保温材料,由A组多元醇、B组异氰酸酯双组份,加入发泡剂、固化剂、均匀剂、阻燃剂,用专门喷涂设备喷涂在模具内制得。
3、模具图3的制作:该模具为全不锈钢材料,底部距离两端1.5cm处留有凸槽3-2,在凸槽上端留有2孔2-4作为电热板电源线孔,底部中间留有四个定位销2-5位置所示,防止电热板在模具内移动,模具压盖3-3要用厚板加固处理,与箱体要密实无间隙。
4、反射膜为全反射金属镀铝膜3-4,可降低4%-6%的能耗,节能效果明显。将反射膜贴在模具盖面板处,喷涂完聚氨酯后,将其压实成为一体,防水,防潮湿。
5、在保温板两端处,两条凹槽1-3为电源线铺设,有效防止地板破环电源线情况。要求凹槽宽度1cm,深度1cm。
根据2所述:聚氨酯保温材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低、耐热性好、耐老化、容易与其它基材黏结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低温辐射电地暖保温板结构示意图。
1-1隔热保温层 1-2电热板 1-3电源线凹槽 1-4反射镀铝膜 1-5电源电极线
图2为低温辐射电地暖保温板模具底面示意图。
1-2电热板 2-3凸槽 2-4电极线穿孔 2-5定位销
图3为低温辐射电地暖保温板模具侧面示意图。
3-1箱体 2-3凸槽 3-3模具压盖 3-4反射膜
图4为低温辐射电地暖保温板拼接示意图。
4-1低温辐射电地暖保温板 4-2电源电极线 4-3电源线凹槽
具体实施如下:
本发明低温辐射电地暖保温板,加工流程如下:
1、如图3所示,首先制作模具,要求用1mm厚的不锈钢材料制作,内径为40cm×60cm,厚度为2cm的箱体,在模具底部两端留有2个凸槽2-3,槽宽1cm,高度1cm,长为通槽,在凸槽上端2-4处,打孔8mm,用于电源电极线通过,在模具中间2-5留有4个定位销,要求和需用电热板尺寸一样,上盖板为2mm厚不锈钢材料加骨架制作,要求耐压力,与模具箱体紧密相和,无间隙。整体模具四周用钢板夹牢固,内壁用脱模剂均匀擦涂待用。
2、将电热板1-2平放在模具定位销内,电热板电源线1-5,从凸槽孔内2-4抽出后,套上绝缘塑封拉管,增强绝缘强度。
3、将反射膜3-4用双面胶粘贴在模具盖板面3-3,要求反射膜平整光滑,无皱褶。
4、前1、2、3工序完成后,用聚氨酯保温发泡体采用高压喷涂设备进行喷涂,发泡成型。
一、原料:主要有A组多元醇、B组异氰酸酯双组份,并加入发泡剂、固化剂、阻燃剂等添加剂,应符合《聚氨酯硬泡体防水保温工程技术》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长忠,未经周长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4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救生圈
- 下一篇:汽车制动凸轮锻造的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