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雾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4184.X | 申请日: | 200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4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孙先鹏;朱瑞祥;郭康权;翟长远;吕新民;薛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李文义 |
地址: | 712100 陕西省咸阳***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雾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植保机械领域,涉及一种喷雾机,特别涉及一种携带药液回收装置的喷雾机,
背景技术
虽然很多研究都在致力于寻找新的植保方法来控制病虫害,但运用植保机械喷施化学农药还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手段。国内在猕猴桃、葡萄等腾本类水果的病虫害防治中,由于喷雾机喷头要经常朝向上方喷洒,大雾滴和没有击中靶标的雾滴在重力的作用下飘落到地面,造成药液的大量浪费,同时对环境也是极大的污染。研究表明,大量的药液(超过70%)没有沉积在靶标上,这部分药液流失到环境中对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因此积极研究和推广低污染、药液可回收再利用的环保施药机具已成为研究和推广人员的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带有可以将向下滴落的大药滴和未击中靶标而受重力影响向地面沉降的药液收集起来,过滤后经回液管流回药箱再利用装置的喷雾机,该喷雾机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减少化学农药对操作者人身安全的危害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雾机,包括带有行走轮的手推车、药液箱、汽油机、水泵、喷头、喷杆,所述的药液箱、汽油机、水泵安装在手推车的底架上,喷杆固定在手推车前边的立柱支架上,药液箱的输出口与水泵的输入口管路连通,水泵的输出口与喷杆管路连通,喷杆的另一端与喷头连接,水泵的动力轮和汽油机的传动轮皮带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喷头下方的喷杆上连接有一个用于回收药液的回收装置,所述的回收装置由一个敞口容器、及其底部设有回流孔,回流孔上边的过滤网,下边与药液箱输入口的连接管路组成。
本发明的喷雾机中用于回收装置中的敞口容器可根据实际应用中喷头的数量和风力等因素选用半球形、漏斗形、长圆槽形等。
本发明的喷雾机在水泵的输出口与喷杆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有压力表和控制阀门。
本发明的喷雾机在药箱回液口和水泵的输出口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有控制开关。
本发明的喷雾机的敞口容器可根据实际需要上下调整安装位置。
本发明的喷雾机的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
首先根据作业对象的高低调节喷射系统的高低,然后启动汽油机,调节调压阀到适当的喷雾压力,不同喷雾压力下喷雾量不同,所以可通过压力调节装置调节单位面积上的喷药量。喷药的同时,回收装置将下落的药滴回收起来,经过滤后由回收管路流回药液箱再利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的喷雾机携带了一个用于回收药液的回收装置,可以将飘失到环境与土壤中的部分药液回收再利用,提高了药液的利用率,降低了果园的管理成本,减少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2)本发明的喷雾机可起到防风罩的作用,喷雾机作业时能提高药液在靶标上的沉积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药液的利用效率。
3)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成本较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喷雾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喷雾机的回收装置(1个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喷雾机的回收装置(4个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喷雾机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喷雾机,包括带有行走轮3的手推车1、药液箱2、汽油机4、水泵5、喷头12、喷杆11,所述的药液箱2、汽油机4、水泵5安装在手推车1的底架上,喷杆11固定在手推车前边的立柱10上,药液箱2的输出口与水泵5的输入口管路连通,水泵5的输出口与喷杆11管路9连通,喷杆11的另一端与喷头12连接,水泵5的动力轮和汽油机4传动轮皮带连接。
图2为本发明喷雾机的回收装置(1个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在喷头12下方的喷杆11上连接有一个用于回收药液的回收装置,所述的回收装置由一个敞口容器13、及其底部设有回流孔15,回流孔15上边的过滤网14,下边与药液箱2的回液输入口17的连接管路16组成。
在水泵5的输出口与喷杆连接的管路9上安装有压力表7和控制阀门8。
在药箱回液口17与水泵输出口连接的管路上设有控制开关6。
图3为本发明喷雾机携带4个喷头的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敞口容器13是一个长圆槽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41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