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片金属食品罐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6102.5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5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周云杰;赵宇晖;陈玉飞;沈加权;刘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奥瑞金新美制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7/34 | 分类号: | B65D17/34;B65D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食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容器,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制的食品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食品领域中常用金属罐来盛装一些肉类、蔬菜食品,且多数采用金属三片罐封装形式,且罐身上下直径相等,这种容器形状因为角度原因在食用时食品不易取出,而且小的金属罐罐身一般都是光滑面,缺少磨擦,体积大的金属罐罐身上压制有多道圆周凸起来增加摩擦力,但是罐体本身支撑强度却不高,这样的金属罐外形单一,在商场货架上不易摆放整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以上现有金属罐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支撑强度高、摩擦力强且罐身上下大小不等的金属罐。
本方案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三片金属食品罐,包括顶盖、罐身和底盖,其改时在于,所述罐身上下直径不等,外形呈上大下小的等腰梯形,罐身圆周有规则排列的多道竖形凹条加强筋,所述顶盖采用全开盖形式,顶盖上安装有拉环,所述拉环一端带孔另一端与顶盖铆接,拉环铆接点两边有与顶盖边沿平行的刻划线段。
本方案的另一方式,所述罐身采用长方形马口铁头尾焊接而成,罐身两端口向外翻转,顶盖与底盖外沿向内有卷边,罐身两端口插入顶盖与底盖的外沿卷边,再用机器压制完成密封。
金属罐增加竖形凹条后,能够增加金属罐对上下压力的支撑强度,还增加了罐身的摩擦力,罐身成上大下小的等腰梯形,这在现有金属罐中从没采用过,这样的形状在摆放方面增加了稳定性和观赏性,且更便于内容物的取出,顶盖使用全开盖,开启、倒出更加便利。
附图说明
图1 金属罐正面视图
图2 金属罐顶盖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方案采用马口铁做材料,金属罐包括一个顶盖、底盖、罐身,顶盖上安装有拉环,拉环的一端带有手指能插入的孔,另一端通过铆钉铆在顶盖上,铆钉端边为尖形,在铆钉孔的两边有与顶盖边平行的刻划线段,当用手提拉环孔时,拉环孔以铆钉为支点将尖端向下压,当施加的力增大时,尖端撕破刻划线,再顺着刻划线拉拉环,从而打开顶盖,因为是上大下小,所以非常方便罐里食品倾倒。罐身的胀罐过程是在现有圆筒罐身的基础之上,将圆筒形罐身安装锥形模具上,再利用机器压制成上大下小的等腰梯形圆筒,加筋过程是用凹条模具在等腰梯形圆筒一周上压制多个竖形凹条,形成加强筋。结合时,罐身两端口向外翻转,顶盖与底盖外沿向内有卷边,罐身两端口插入顶盖与底盖的外沿卷边,再用机器压制完成密封。
本方案借助传统三片罐的生产技术手段,由剪板、焊接、焊缝补涂及固化、胀罐、加筋、翻边、封口等生产工序来完成此新产品的生产,本方案的金属罐与现有技术中的金属罐相比,增加了胀罐和加筋的工序,使带竖形凹槽加强筋的金属罐上下的承重能力大大超过光滑面的或是带横向凸条的金属罐,而且还增加了摩擦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奥瑞金新美制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奥瑞金新美制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61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