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隧道形成用构筑物设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6466.3 | 申请日: | 200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5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金正允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NTSENC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周建秋;王凤桐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隧道 形成 构筑物 设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需挖出隧道挖掘部的沙土,而是首先在地下设置隧道形成用构筑物,使得构筑物充分适应应力后,再对构筑物内部进行挖掘,从而形成地下隧道的地下隧道形成用构筑物设置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在地下钢管的下方利用环状体(loop)形成侧壁用空间的过程中,在挖出下方的土并设置侧壁形成用防土板的同时,每隔一定间隔还设置作业空间用钢管,以实现深层挖掘的地下隧道形成用构筑物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形成地下隧道会设置可以承受来自隧道外部的应力的隧道构筑物。以往的设置方法包括:
在压入钢管之前,沿着隧道工程预定面准确测量钢管压入位置,在直径约1m-3m的大口径钢管前端形成防土板投入口,并结合形成有压入方向调节装置的钢管切头而结束钢管压入的准备工作的钢管压入位置测量及钢管切头设置工序;
将钢管准确固定于推进位置之后,利用油压锤(jack)及推进辅助管分阶段压入钢管,并每1米进行位置测量,利用形成在钢管切头的压入方向调节装置,保证施工在最小误差范围内进行的钢管压入工序;
为了设置横梁及上板灯,在钢管内部设置增强板及增强框架等,以在切割钢板侧面时能够承受土层压力的钢管增强工序;
在上述钢管压入工序中压入钢管时,通过切头上的防土板投入口挖出周边的土之后,依序投入并连接防土板的防土板设置工序;
上述钢管压入及防土板设置完成后,通过分别设置在各个钢管上的灌浆注入阀,对防土板周边及钢管周边进行灌浆,以起到在钢管下部切割时的防沙土流出作用和防水作用的坑外灌浆工序;
上述钢管压入工序及灌浆工序完成后,切割钢管侧面而形成导管插入孔,并在该导管插入孔内设置横向传递土层压力的横梁或桁条(beam)的工序;
在两侧的最下方切出要设置桁条或侧壁灯的预定位置,通过切开面挖出土并设置预定宽度的侧壁形成用土板的侧壁形成用土板设置工序;
根据隧道形成部及构筑物的尺寸,在钢管内侧设置模型的钢管内模型设置工序;
在上述钢管内部和侧壁形成用土板内进行钢筋设置的钢筋设置工序;
在上述钢管内部及侧壁形成用土板内注入混凝土的混凝土设置工序;
在注入到上述钢管内部及侧壁形成用土板内的混凝土固化后,对钢管和侧壁内侧的隧道面进行挖掘的隧道面挖掘工序。
另外,还有一种地下隧道形成用构筑物设置方法,该方法包括:从地表到隧道的施工位置为止,垂直地形成垂直坑的工序;形成所述垂直坑之后,利用压入装置,在隧道的环状体(LOOP)左右端,在隧道的长度方向上依序连接并压入主钢管的工序;从所述压入的主钢管中的一侧主钢管向另一侧主钢管压入子钢管的工序;从所述主钢管内的向下方向上,在维持防土壁的同时进行挖掘而形成隧道侧壁用空间的工序;在所述主钢管内向下形成的空间中设置混凝土而形成隧道侧壁的工序;在所述一侧主钢管的子钢管、另一侧主钢管中一次灌入混凝土从而进行固化的工序;在所述主钢管110的子钢管120内部的混凝土固化后的隧道1内部挖土的工序;及,在所述隧道1内部挖土的工序结束后,在隧道1的底部设置混凝土的工序。
上述以往的隧道构筑物设置方法中,通过钢管压入和连接方式可以获得牢固而稳定的设置物,但是口径为1.5-3mm的钢管的成本较高,其压入方式还需要相当高的技术性,因此,需要高额的设置费用,工程期限也容易被延迟;而后者,利用钢管形成隧道环状体之后,在其两端利用防土壁向下形成垂直空间的方式是成本较低的利用防土壁的挖掘方式,其工程费用少,还可缩短工程期限,但是,如果其垂直空间部的长度较长,则会导致沙土的压力增大和作业效率的下降,很难继续往深处挖掘,因此,不适合于大规模的隧道形成工程中。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两种隧道构筑物形成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构筑物形成方法,该方法通过钢管压入来形成隧道的环状体,且在形成侧壁时以一定距离为间距压入钢管,并利用防土板的挖掘连接各个空间,从而减少压入钢管的数量,以节省工程费用。并且,在垂直空间部的中间部压入钢管,将该空间部作为作业空间部使用,使得即使垂直挖掘部长度较长也能完成完全的挖掘工作,还因为作业空间部分别分离形成,可以同时进行作业,因此,该方法可以适用于大规模的隧道形成工程中,并且还可以缩短工程期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NTSENC,未经株式会社NTSENC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64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形成感测电路的方法及其结构
- 下一篇:通过直接链路的省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