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食用菌集约化栽培工艺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6855.6 | 申请日: | 200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8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包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金亮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305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 集约化 栽培 工艺 装置 | ||
1.一种食用菌集约化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栽培装置由盖子(1)、侧板(2)、卡扣(4)、底板(3)构成;卡扣(4)由夹口(5)、圆柱(6)、插销口(7)、插销(8)、连接孔(9)、固定销(10)构成;侧板(2)呈长方形,长度为30-40cm,宽度为20cm,上面设若干个直径1cm、间距7cm的出菇口(13),四个角设缺口(11),缺口(11)一侧设一个与卡扣(4)的连接孔(9)对应的连接圆孔(14),卡扣(4)从侧板(2)缺口(11)处扣入,将侧板(2)之间紧扣连接,并设固定销(10)固定;底板(3)呈长方形,长度为40cm,宽度为30-40cm,四个角设圆孔(12),圆孔(12)与卡扣(4)的圆柱(6)对应连接,并设插销(8)固定;盖子(1)呈长方形,长度为40cm,宽度为30-40cm,上面设若干个直径1cm、间距7cm的出菇口(13),四个角设圆孔(12),圆孔(12)与卡扣(4)的圆柱(6)对应连接,并设插销(8)固定。
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装置进行食用菌集约化栽培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配料装筐:经过发酵处理的培养料,装入所述的栽培装置内,料面稍高于所述栽培装置的侧板;
消毒:将装好培养料的栽培装置按平行或品字型堆叠成排,排间留走道,通入蒸汽进行消毒,也可集中堆叠,消毒后重新排放,消毒时间为料温升至60℃,维持8-10小时,然后适当通风,等料温降至50-52℃后再维持2-4天;
接种:待料温冷却至30℃时,将预先消毒的菌种采用层播、点播或散播方式进行接种,菌种用量占培养料的20%;
封盖:接种后,按平行堆叠的,使用底板作盖子盖好;品字型堆叠的,使用盖子盖好,备用的底板和盖子需要预先用0.2%的高锰酸钾液浸泡消毒;
培养:接种后就地培养和出菇,将培养室的条件控制在食用菌菌丝生长最适的范围内,恒温、暗光培养;
出菇管理:菌丝长满培养料后,继续培养10-30天,然后用喷雾器对准出菇口喷水或用水管在栽培装置上喷淋,直到出菇口吸足水,同时提高棚室内湿度,降低温度,适当通风,创造食用菌生长的最佳条件,经7-10天后,从出菇孔处开始出菇,此时,继续控制好温度、湿度、通风条件,一潮菇采收后,停止喷水5-7天,之后重复出菇管理,方法同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金亮,未经包金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685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