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7225.0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6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久雄;今村佳昭;木村清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5 | 分类号: | G06F3/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 刚;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 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屏幕输入/显示装置等的触摸面板及其制造方 法。
背景技术
例如,根据电阻变化量来检测输入坐标的模拟电阻型的触摸面 板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例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2-215332 号)。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2-215332号披露了包括固定面板、可 移动面板、以及用于粘结面板并在面板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的双面 胶带的触摸面板。
在固定面板和可移动面板的每一个的内侧,形成了ITO导电 膜。在导电膜上,固定面板形成了沿一个方向相对设置的一对电极, 而可移动面板形成了在与上述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一对 电极。双面胶带位于固定面板的两个电极与可移动面板的两个电极 之间,从而电绝缘这些电极。
发明内容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触摸面板中,固定面板和可移动面板的各个 电极都被双面胶带覆盖。同时,各个电极的均以预定厚度形成在导 电膜上。因此,在每个电极的端部或外周部的位置处,电极表面与 导电膜表面之间的水平差并没有由于双面胶带的粘贴面而被吸收, 从而引起间隙。
当间隙在预定尺寸以上时,在触摸面板的内侧和外侧之间所生 成的轻微的压力差导致可移动面板向内凹陷,从而容易产生被称为 牛顿环的干涉条纹。结果,触摸面板的外观被损坏,或者通过触摸 面板所显示的图像的可视性下降。
鉴于上述情况,期望提供能够抑制由于压力差所导致的牛顿环 的产生的触摸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触摸面板,包括透明的第 一支撑体、透明的第二支撑体、在第一支撑体上所形成的第一电阻 层、在第二支撑体上所形成的第二电阻层、第一导体图案、第二导 体图案、第一结构层以及粘结层。第一导体图案包括沿第一方向延 伸的第一电极部、第一端部以及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在第 一电阻层上形成第一导体图案。第二导体图案包括沿与第一方向相 交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电极部、第一端部以及与第一端部相对的 第二端部。在第二电阻层上形成第二导体图案。在第一电阻层上邻 近于第一导体图案的第一端部形成第一结构层,并且具有随着与第 一端部的距离的变大而成比例逐渐减小的厚度。粘结层包括覆盖第 一导体图案和第一结构层的第一粘结面以及覆盖第二导体图案的 第二粘结面。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触摸面板中,邻近于第一导体图案的第一端 部形成第一结构层,从而使其具有随着与第一端部的距离的变大而 成比例逐渐减小的厚度。因此,通过第一结构层减小了可在第一导 体图案的第一端部侧被引起的、在导体图案的表面与第一电阻层的 表面之间的水平差。结果,能够通过第一结构层有效减小第一电阻 层和粘结层之间的在第一导体图案的第一端部处的间隙。
因此,触摸面板能够防止空气通过间隙的而自由连通,减小了 触摸面板的内压伴随着外部压力变化的改变。结果,能够抑制由于 触摸面板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压力差所引起的在触摸面板的表面 上的牛顿环的产生。
第一导体图案的第一端部位于第一电极部侧。
通过这种结构,在第一导体图案的第一端部侧,能够有效地防 止在触摸面板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空气的自由连通。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从第一端部沿着第一方向形成第一结构层。
可以由与第一导体图案相同的材料来构成第一结构层。
通过这种结构,当形成第一导体图案时,能够同时形成第一结 构。
可以通过渐变印刷层来形成第一结构层,其形成面积随着与第 一导体图案的第一端部之间的距离的变大而成比例逐渐减小。
通过这种结构,能够通过相同的印刷处理来形成第一导体图案 和第一结构层。
可以通过从第一导体图案的第一端部间断性形成的多个结构 来构成第一结构层,或者可以通过从第一导体图案的第一端部连续 地形成第一结构层。
上述触摸面板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结构层,其在第二电阻层上 邻近于第二导体图案的第一端部而形成,并且具有随着与第一端部 之间的距离的变大而成比例逐渐减小的厚度。
通过使用上述触摸面板,通过第二结构层降低了可在第二导体 图案的第一端部侧产生的、在导体图案的表面与第二电阻层的表面 之间的水平差。结果,通过第二结构层能够有效减小第二电阻层与 粘结层之间的在第二导体图案的第一端部处的间隙。
第二导体图案的第一端部位于第二电极部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72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聚焦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坐标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