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继传输方法和网络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7452.3 | 申请日: | 200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1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栗忠峰;尚政;谷蓉婷;金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4 | 分类号: | H04B7/14;H04B7/26;H04L1/16;H04L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继 传输 方法 网络 节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继传输方法和网络节点。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对通信速率和通信质量有了更 高的需求。有线传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种需求,然而,有线传输客观上 要求运营商铺设光缆或租用有线资源,这无疑对有线传输的使用造成了约束。 使用relay(中继)作为无线回程传输近年来已经引起业界的极大关注。relay 技术可以进行小区覆盖扩展,小区容量提升以及小区吞吐量的均匀化。
LTE系统的帧结构以frame(帧)为单位,每个帧中有10个subframe(子帧), 每个子帧固定为1ms。由于LTE向LTE-Advanced(高级长期演进)演进,在很 长一段时间内会出现LTE与LTE-A网络共存。在LTE-A/LTE使用relay技术,需 要考虑现有LTE系统版本R8的技术特征,以保证能兼容LTE系统版本中R8的 UE。
但是,根据现有技术方案中提出的帧结构进行中继传输时,无法有效兼 容LTE系统版本R8中的UE。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传输方法和网络节点,以保证可以后向兼容 现有LTE系统中的UE。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中继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中继链路子帧配置信息,所述中继链路子帧在以整数倍帧为周期的 子帧中进行配置,具有特定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时序;根据所述中继链路 子帧进行中继链路传输。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中继传输传输方法包括:
根据选择的中继链路子帧进行数据传输;
在选择的中继链路子帧中预留保护时间,所述保护时间的长度具体为LTE 采样间隔的整数倍,和/或所述保护时间的长度由发送双方在信令中进行调整;
所述中继链路子帧中包括一块或两块保护时间,所述保护时间位于中继 链路所用资源的前面,和/或中继链路所用资源的后面。。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LTE FDD系统中,以整数倍帧为周期选择特定子帧;
所述被选择的特定子帧用于LTE-A终端进行通信,在所述整数倍帧为周 期中的非特定子帧用于LTE-A终端和LTE终端进行通信。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节点,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中继链路子帧信息,所述中继链路子帧在以整数倍 帧为周期的子帧中进行配置,具有特定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时序;
传输模块,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中继链路子帧信息确定的中继链路 子帧进行中继链路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在LTE系统中,以帧的整数倍为周期进行中继链路子帧的 配置,根据该中继链路子帧进行中继传输,该中继链路子帧具有特定的HARQ 时序。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中继传输方法满足了LTE FDD系统的各种约束, 并且可以后向兼容LTE系统中的UE。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 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 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中继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1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一种中继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继传输模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LTE FDD系统可用于中继链路子帧的选项;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LTE系统中,MBSFN子帧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4d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继链路子帧中的保护间隔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部分保护时间利用MBSFN子帧单播OFDM符号的 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Type1中,eNB与Relay子帧偏移时的保护时间取法 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74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碗形糖果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桂花香红茶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