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隧道建立方法、数据传输方法、通讯系统及相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7660.3 | 申请日: | 2009-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7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29/06;H04L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彭愿洁;李文红 |
地址: | 611731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隧道 建立 方法 数据传输 通讯 系统 相关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隧道建立方法、数据传输 方法、通讯系统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虚拟专用网络(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是通过一个公用网络(通 常是因特网)建立的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通常,VPN是对企业内部网 的扩展,通过它可以帮助远程用户、公司分支机构、商业伙伴及供应商同公 司的内部网建立可信的安全连接,并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
VPN技术的实现,通常是基于网络隧道,将现有的若干私有网络和计算 机设备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虚拟私有网络。
现有技术的VPN从逻辑结构上看,是一个有中心的星形网络结构,即: VPN中的每个计算机节点都需要与互联网中的一个VPN网关设备建立一条网 络隧道,该隧道可以是互联网协议网络安全结构(IPsec,Security Architecture for IP network)隧道,或者是安全接口层(SSL,Secure Socket Layer)隧道。 VPN网关设备主要负责VPN内各计算机节点的隧道建立,安全认证,密钥管 理、安全策略等,同时,各计算机节点间发送的数据也需要通过VPN网关进 行中转,即例如VPN内的计算机节点A希望同一个VPN内的计算机节点B 发送数据,则该数据将会首先通过计算机节点A与VPN网关设备之间的隧道 被传输至VPN网关设备,再由VPN网关设备通过与计算机节点B的隧道传 输至计算机节点B。
但是,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各计算机节点之间发送的数据均需要通过VPN 网关设备的中转,这样也就给VPN网关设备带来的很大的数据处理压力,容 易使得该VPN网关设备成为整个VPN的瓶颈,从而影响VPN内数据传输的 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隧道建立方法、数据传输方法、通讯系统 及相关设备,能够提高VPN内数据传输的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隧道建立方法,包括:第一虚拟专用网VPN节 点根据本地预置的VPN网关地址向对应的VPN网关发起查询请求,所述查 询请求中携带第二VPN节点的节点标识;第一VPN节点接收所述VPN网关 反馈的所述第二VPN节点的注册信息,所述第二VPN节点的注册信息至少 包括所述第二VPN节点的地址信息;第一VPN节点根据所述第二VPN节点 的注册信息与所述第二VPN节点建立直连网络隧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隧道建立方法,包括:第二VPN节点接收第一 VPN节点发送的隧道建立请求,所述隧道建立请求中包含第一VPN节点的节 点标识以及第一VPN节点的地址信息;第二VPN节点保存所述第一VPN节 点的节点标识以及所述第一VPN节点的地址信息,执行相关隧道建立流程, 向所述第一VPN节点反馈隧道建立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VPN网关接收第一VPN节点 发送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中携带第二VPN节点的节点标识;VPN网关 根据所述第二VPN节点的节点标识在本地查询所述第二VPN节点的注册信 息,所述第二VPN节点的注册信息至少包括第二VPN节点的地址信息;VPN 网关向所述第一VPN节点反馈所述第二VPN节点的注册信息,以便于所述 第一VPN节点根据所述第二VPN节点的注册信息与所述第二VPN节点建立 直连网络隧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第一VPN节点根据本地预置 的VPN网关地址向对应的VPN网关发起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中携带第 二VPN节点的节点标识;第一VPN节点接收所述VPN网关反馈的所述第二 VPN节点的注册信息,所述第二VPN节点的注册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二VPN 节点的地址信息;第一VPN节点根据所述第二VPN节点的注册信息与所述 第二VPN节点建立直连网络隧道;第一VPN节点与所述第二VPN节点通过 所述直连网络隧道进行数据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76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