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和数据传输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7710.8 | 申请日: | 1999-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4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原和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小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是以下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申请号:200510054449.7,申请日:1999.5.12,发明名称: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和数据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从数据发送机到数据接收机的数据的传输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和数据传输系统。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限制从数据发送机到特定数据接收机的发送数据的接收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和数据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允许数据发送机将数据发送到多个远程数据接收机的、网络型数据传输系统已经建立起来了。例如,作为利用卫星链路把视频和音频信息分配给多个数据接收机的广播数据传输系统、实现了卫星电视广播。
该广播数据传输系统的另一个例子是作为局域网(LAN)建立的以太网。如图1所示,以太网网络典型地由用于发送数据的数据发送机351、以及用于通过网络353接收来自数据发送机351的数据的数据接收机352a和352b构成。以太网上的多个数据接收机之间的最大允许距离设定为几公里。
在期望上述数据传输系统中的数据发送机351把数据发送到数据接收机352a时,数据发送机351把数据放到网络353上。对发送的数据添加标识目的数据接收机352a的目的地址。示例性地,用48比特表示大量的目的地址信息。
由数据发送机351放到网络353上的数据被数据接收机352a和352b接收。每个数据接收机参照附加在接收数据上的目的地址,看该地址是否与其自己的地址相符。由以太网使用的典型的帧格式如图2所示。在该格式中,目的地址部分401指定应该接收该数据的目的数据接收机的地址。
如果一个给定的数据接收机判定接收的地址不是其自己的,则该接收机丢弃该发送的数据。换言之,判定附加在数据上的地址是其自己的地址的数据接收机352a接受该发送的数据,而在接收的数据中未能检测到其自己的地址的数据接收机352a丢弃该数据。在以太网上,数据接收机的数据接收处理典型地按图3中的流程图的步骤进行。
在步骤S101中,数据接收机从局域网接收包含数据的以太网帧。在步骤S102中,数据接收机从接收的以太网帧中提取目的地址。在步骤S103中,数据接收机进行检查,看目的地址是否是其自己的地址(单点广播(unicast)地址)、或是其所属的地址(多点广播(multicast)地址)。如果目的地址的结果是该数据接收机自己的地址(单点广播地址)、或是其所属的地址(多点广播地址),则该数据接收机把该以太网帧传输到主机。单点广播地址表示指向单个接收机的地址,而多点广播地址是允许多个数据接收机(例如,一个数据接收机组)接收与该地址一起发送的数据的地址。
如果目的地址的结果既不是指向所述的数据接收机的地址(单点广播地址),也不是该数据接收机所属的地址(多点广播地址),那么该数据接收机丢弃该以太网帧。
按照上述的、基于目的地址方案的数据传输的方法,任何地址与发送的目的地址不匹配的数据接收机、都应该不能接收与该地址一起提供的数据。然而,实际上,对于该数据传输方法,数据接收机的地址和判定特性可能被任意修改,从而接收其他指向的数据,即,没有标识所述数据接收机的目的地址的数据。当需要把机密数据传输到特定的数据接收机时,上述可能性就引出了安全性的问题。
在以太网上,连接到同一个网络的数据接收机的数目是有限的,并且,被连接的接收机之间的距离也是有限的。这意味着,发送给一个数据接收机的数据被另一数据接收机非法窃听的可能性是有限的。示例性地,在典型的10BASE-5以太网的方案下,用于一个段(segment)的电缆的最大长度被限制在500米,而且,可连接到网络的收发机(数据发送-接收机)的数目设定为最多100。
同时,如果用卫星链路构成数据传输网络,则一个网络就可覆盖比整个象日本这样的国家还广泛的区域。在这样的网络上,发送给最北方的北海道岛上的一个数据接收机的数据,可能会被最南方的冲绳县里的一个数据接收机窃听。换言之,在任何配有大量数据接收机的、基于卫星链路的网络上,数据被不希望的各方非法窃听的可能性增加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77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吡啶胺及其新型多晶形物的方法
- 下一篇:电荷泵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