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普通型联合收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7944.2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9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祐二;东泰一郎;奥田史郎;井上喜博;朝仓定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主分类号: | A01D41/02 | 分类号: | A01D41/02;A01D57/02;A01D34/23;A01D34/32;A01D6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普通型 联合收割机 | ||
1.一种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包括:以沿水平方向的横向姿势收割 种植茎秆的主收割装置(63);使耙拢用的齿(64b)在上述主收割装 置的上方侧位置转动而耙拢操作作为收割对象的种植茎秆的滚筒式耙 拢装置(64);将由该主收割装置收割的整个茎秆喂入到脱粒室进行 脱粒和分选处理的脱粒装置(4),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主收割装置(63)的收割作用区域的横向侧端部位置设有 副收割装置(7),该副收割装置(7)呈将割刀体(71)的切断作用 部位(c)连接而成的切断作用线(CL)沿上下方向的立起姿势,
以上述滚筒式耙拢装置(64)的茎秆送入方向在侧视机体时与上 述副收割装置(7)的切断作用线(CL)正交或大致正交的方式,配设 上述滚筒式耙拢装置(64)和上述副收割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上 述主收割装置(63)的收割宽度方向的端部具有分禾器(62),
以在侧视机体时切断作用线(CL)与该分禾器的分禾作用面的上 缘正交或大致正交的姿势配设上述副收割装置(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 副收割装置(7)配设在位于分禾器(62)前端的后方侧、且处于收割 作用姿势下的上述主收割装置(63)的茎秆切断部位的前方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 滚筒式耙拢装置(64)的转动中心配置在侧视时与副收割装置(7)的 切断作用线(CL)对齐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在上 述主收割装置(63)的收割宽度方向的端部具有分禾器(62),上述 滚筒式耙拢装置(64)配设成,滚筒式耙拢装置(64)的旋转轨迹位 于分禾器(62)的前端的前方。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 在于,上述副收割装置(7)具有离合装置(85),该离合装置(85) 能独立于主收割装置(63)和滚筒式耙拢装置(64)而单独对上述副 收割装置(7)接通或切断动力。
7.一种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在收割前处理装置(6)上具备:以沿 水平方向的横向姿势收割种植作物的主收割装置(63);使耙拢用的 齿(64b)在上述主收割装置的上方侧位置转动而耙拢操作作为收割对 象的种植作物的升降自如的滚筒式耙拢装置(64),该普通型联合收 割机还包括将由上述主收割装置收割的整个作物喂入而进行脱粒和分 选处理的脱粒装置(4),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主收割装置(63)的收割作用区域的横向侧端部位置,以 沿上下方向的纵向姿势设有将种植作物切断的副收割装置(7),
在设于上述收割前处理装置(6)上的前处理框架(61)的侧壁(61D) 上,以纵向姿势配备有上述副收割装置(7),
设定上述滚筒式耙拢装置(64)的升降范围,使得在使上述滚筒 式耙拢装置(64)上升了的状态下,上述齿(64b)的耙拢移动轨迹T (u)在侧视机体时自上述侧壁(61D)向上方离开,在使上述滚筒式 耙拢装置(64)下降了的状态下,上述齿(64b)的耙拢移动轨迹T(d) 在侧视机体时与上述侧壁(61D)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使上 述滚筒式耙拢装置(64)的旋转中心位置(z)的升降移动轨迹(S) 在侧视机体时配置于上述副收割装置(7)的后方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设定 成在上述滚筒式耙拢装置(64)处于上限位置时,滚筒式耙拢装置(64) 的旋转中心位置(z)位于侧视时高于上述副收割装置(7)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久保田,未经株式会社久保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79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