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离合器变矩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8068.5 | 申请日: | 200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8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D·C·阿姆斯;C·F·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1/04 | 分类号: | F16H41/04;F16H41/2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 武;谭祐祥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变矩器 控制系统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8年5月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 No.61/051776的优先权。上述申请的内容通过参考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总体涉及用于双离合器变矩器的控制系统,且更 具体地涉及具有调整系统的控制系统,该调整系统利用变矩器阀多路 复用从而选择地控制变矩器中的双离合器
背景技术
本节中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有关的背景信息并且可能 构成或不构成现有技术。
变矩器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并且总体上包括三个转动 元件:泵、涡轮和导轮。泵由原动机(例如内燃机或电动机)机械驱 动。涡轮机械地连接到输出轴并且由通过泵的旋转而泵送的流体流驱 动。导轮置于泵和涡轮之间并且改变从涡轮返回到泵的流体流以便倍 增转矩。在双离合器变矩器中,使用一对离合器选择地机械连接变矩 器的各种部件。该对离合器通常包括锁止离合器和泵离合器。锁止离 合器可操作以将变矩器的泵直接机械地连接到变矩器的涡轮。泵离合 器可操作以将发动机输出与变矩器的泵机械地连接和分离。
多个离合器的额外增加允许双离合器变矩器操作在不同 状态。然而,独立控制两个单独的离合器需要大量的阀和电磁阀液压 控制。这些阀和电磁阀的额外增加增大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成本 和重量。因此,在本领域中对于用于控制双离合器变矩器以允许独立 控制双离合器并使阀和电磁阀的使用最少化的系统来说具有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允许独立控制双离合器的用于控制双离合器 变矩器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阀组件、第二阀组件、第一电磁阀 和第二电磁阀。第一阀组件可操作以控制双离合器是松开、调整还是 接合。第二阀组件可操作以控制双离合器中的哪一个离合器是松开、 调整还是接合。第一电磁阀可操作以控制第一阀组件的位置和第二电 磁阀可操作以控制第二阀组件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第一电磁阀是可变泄放电磁阀 (variable bleed solenoid)。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第二电磁阀是开关电磁阀。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第一阀组件控制到第二阀组 件的流体流压力,并且第二阀组件引导流体流到双离合器中的其中一 个。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标、方面和优点通过参考下面描述和 附图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相似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元件或特征。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图示的目的并且决不是以任何方 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根据本发明原理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实施例的示意 图,液压控制系统指令锁止离合器和泵离合器松开;
图2是根据本发明原理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实施例的示意 图,液压控制系统指令锁止离合器松开和泵离合器调整;
图3是根据本发明原理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实施例的示意 图,液压控制系统指令锁止离合器松开和泵离合器应用;
图4是根据本发明原理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实施例的示意 图,液压控制系统指令锁止离合器调整和泵离合器应用;
图5是根据本发明原理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实施例的示意 图,液压控制系统指令锁止离合器和泵离合器应用;以及
图6是图示出在变矩器操作的不同阶段期间传送到使用 本发明液压控制系统的变矩器的压力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描述本质上仅仅是示范性的,并且不意在限制本 发明的范围、应用或使用。
参考图1,示意性示出并总体由标号10标示出用于机动 车中的变速器中的液压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10可操作以控制示范 性的双离合器变矩器12。双离合器变矩器12总体包括泵14、涡轮16、 导轮18、锁止离合器20和泵离合器22。泵14选择地连接到原动机(未 示出)(例如内燃机或电动机)并由其驱动。涡轮16由泵14流体驱 动。涡轮16连接到与变速器(未示出)连通的输出轴(未示出)并驱动 输出轴。导轮18位于泵14与涡轮16之间并且用于倍增变矩器12内 的转矩。锁止离合器20可操作以将涡轮16选择地机械连接到泵14。 泵离合器22可操作以将泵14选择地机械连接到原动机的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80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